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73章 满江红,振国词(2/2)

    “院长能否和我到忠烈墙。”

    司马望岳稍微的一愣,释然!

    眼前的小镜湖湖光潋影,湖畔花香四溢,是取景的好地方,李相白可以出类似“咏春”的绝句。

    送行的场面壮阔,李相白也可以写送别题材的诗词,贴合气氛。

    但李相白选择了忠烈墙。

    再适合不过,李相白不是嵩阳书院的人,但这种行为却是将自己当做书院的一份子。

    中岳剑宗宗主沙秋河暗中点头,“不愧是立了武儒之境的天赋禀异之才。”

    上官瑾、南宫烈、闵相如、孟松溪等人都没有料想到李相白如此选择,但不约而同都认为这是最佳选择。

    司马望岳带路,李相白等人随在身侧,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学生,众人直奔忠烈墙。

    忠烈墙位于嵩阳书院文庙之前。

    文庙坐北向南,忠烈墙坐南向北。

    李相白从书院学生口中知道这种布局有讲究。

    北方是大周自建国以来的主战场所在,远的不说,自大周元景两百年以来,朝廷就有成千上万的军士牺牲在大苍入侵大乾国的战事当中。北方有大周丢了的邦国大乾国,北方偏东是庄国,法家先圣魏云子牺牲在大苍进犯庄国的战事当中。

    文庙向北,表达的是大周天下学子驱逐魔患的志向。

    忠烈墙向南,意思是牺牲在大周所有战事中的书院学生魂归文庙。落叶归根!

    文庙建造朴实无华,但庄严肃穆。

    忠烈墙高三丈,长五十四丈,红玉建造,寓意赤胆忠心。

    红色的忠烈墙,灰色的文庙就那样震撼人心的静默在这片大地之上,长空之下。

    四周肃穆,李相白站在忠烈墙下,入目一片红色。

    李相白长吸口气。

    向北三拜,向南三拜,李相白长身而立,渊渟岳峙。

    自山谷而来的风涛声中李相白面向红色忠烈墙,口吐金言。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李相白吟诵的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满江红》。

    词中各种情感交织,丢失山河的悲愤,驱逐外辱的心愿,国土统一愿望,对国家的忠诚赤胆,各种情绪积蕴,磅礴而发。

    李相白开口,一句怒发冲冠直接将现场每一个人拉入到了精忠报国的情怀当中。

    原本想着“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蓝小蝶“啊”了一声不说话了。长吸口气,任凭那种刚烈赤城的情绪由内自外冲击洗涤着自己。

    司马望岳眼神明亮了起来,像是出了一片白月光,这片光里面是嵩阳书院数百年以来的峥嵘岁月。

    迈入夫子境的亚圣长袖飞扬,一股浩然正气磅礴而出自空中席卷上忠烈墙。

    浩然正气缭绕,忠烈墙上方出现《满江红》的逐字逐句。

    李相白口出精忠报国之词,司马望岳以浩然正气刻字。现场的情绪瞬间被拉到了顶点,李相白口中的《满江红》意境同样直拔云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怎么夸大这几句的情绪渲染效果都不过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