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笑着摸了摸小小朱的脑袋,有些事情还是等着小小朱长大一点再说吧。或者是有些事情有些道理,估计他长大一点,能够看出来一些门道。
不过老朱可不觉得她的孙儿表现不好,一个皇帝就应该刻薄,一个皇帝就不该太过仁善。要是一个皇帝像个完人一般,那必然不是什么好事情,说不定就要天下动荡了。
在这一老一少在酒楼闲聊的时候,在他们欣赏着大明朝的繁华时,皇宫里的朱允煐可是非常忙碌的。他可没有什么机会出宫了,每天都有批阅不完的奏折,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跟着他去决断,哪有什么时间去微服私访呀?
严震直再次出现在了武英殿,这个工部尚书说道,“陛下,臣即将去开封府,工部的事情臣怕是顾不过来了。”
严震直有这样的担心很正常,他马上即将出发去治理黄淮,这才是他要办好的头等大事。等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治理黄淮上,工部的事情自然也就顾不过来了。
所以这一次过来,严震直也是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将他的尚书职位收回。
朱允煐不置可否,笑着说道,“爱卿无需多虑,治理黄淮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这也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工部的事情也无需担心,还有左右侍郎。你也不是担心工部之事牵扯,诸事交给左右侍郎打理就好。”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严震直依然是大明朝的工部尚书。作为六部尚书之一的他去治理黄淮,自然也就有着更大的话语权,也可以让他更好的节制百官。
至于公布的日常运作也不需要担心,工部也算得上是人才济济。虽然没有尚书,但是还有左右侍郎呀,他们也可以办好这些事情。
早在洪武年间就可以看出来了,缺了一个尚书并不会影响六部的运转。所以文武百官们也不需要将自己看的太重要,哪怕他们位高权重,可是离开了他们,大明朝依然是在有序的运转。
看似有那么一点无情,不过这就是事实。大明朝不能缺少的是皇帝,而不是尚书。
自然皇帝都这么说了,严震直自然也就没有其他的意见。更何况有这工部尚书的官身在,他也确实可以省心不少,治理黄淮也会方便一些。
毕竟官场上是很现实的,人走茶凉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当你是尚书的时候,那么就是门庭若市。可是一旦没了官身,不要说昔日同僚了,就算是一些门生故旧说不定也会疏远。
这样的事情严震直可没少看到发生,有些时候甚至也会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
到底是皇帝陛下的旧臣,陛下还是给了诸多的体面,还是给了无与伦比的信任。
朱允煐认真看着严震直,说道,“工部的事情你无需担心,你现在只需要治理好黄淮就行,其他的事情一概和你无关。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立刻给朕奏报!治理黄淮事关江山社稷,朕将此事托付爱卿了!”
严震直跪下,声音坚定,“臣领旨!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隆恩!”
对于严震直来说,治理黄淮这件事情一直都是一个恩典。这个很多人眼里的脏活累活,甚至是苦活,他是甘之如饴的,一直都觉得这就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工作了。
这是给他青史留名的机会,严震直自然无比重视这样的机会。
看着最早一批留在自己身边的严震直,朱允煐说道,“爱卿在朕跟前也近二十年了,爱卿的能力、品性,朕的心里有数。此般大事托付于你,朕心里踏实!”
说完这些,朱允煐对王承恩说道,“黄河大堤绵延千里,赐爱卿辇驾一副、御马两匹令人送爱卿回府!”
严震直感动莫名,陛下只是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恩典,哪怕是陛下的第一心腹茹瑺,实际上上也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这甚至是英示朝的第一例。
自然是无与伦比的恩典,那当然是不能轻易的赏赐,要不然就会贬值,要不然就显示不出来恩宠。所以说朱允煐比较小气或者刻薄的,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于这样的评价,朱允煐是心里有数的,就是知道了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那些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好了!
严震直离开了武英殿,这或许就是他短时间内最后一次见朱允煐了,因为他明天就要去开封府了,就要去开始正式的治理黄淮了。
失落谈不上,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更何况这是国家大事,自然不能耽搁。
大家都是国家柱石,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家大事上更好。哪怕严震直是朱允煐的心腹重臣,那也没什么关系,严震直的存在就是为了办好这些大事。
看着严震直坐在皇帝钦赐的坐撵上,看着抬着撵驾的是高大魁梧的大汉将军,不是关于感情的羡慕,严震直可以说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恩典了。
可是想想他即将要做的事情,很多官员也就释然了,好像也就没必要特别的羡慕了。
别看严震直现在很风光,可是一旦没有做好陛下交代的差事,那么现在的风光就会立刻转变成悲凉。所以想要得到这样的风光,也是需要承担很多的风险。
那些同僚们在想些什么,严震直大概心里有数。不过他也不在乎这些事情,他只是想要办好差事,他只是想要治理黄淮。
这不只是为了青史留名,这也是报答大明朝两代皇帝的知遇之恩!
82中文网
wap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