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穿越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章 穿越重生(2/2)
    姜有德道:

    “你是咱们村的第一个县学生,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大伙都看在眼里,咱们村能力有限想帮你都使不上劲,这是大伙想方设法凑出来的,你莫要拒绝。

    而且,说是大伙凑的,可有一半是你刘爷掏的腰包呢。”

    刘爷正蹲在水池边处理那只麂子,此刻闻言眼皮都不抬的道:“给你就收着,买都买了,除了你老姜村谁还用得上不成?”

    姜不苦将药罐小心包起,道:“谢谢九叔公,谢谢刘爷,谢谢大伙儿!”

    姜有德看着他,心中无限感慨。

    姜不苦中等身材,面相普通,双目有些浑浊,是那种扔在人堆里就会立刻“消失”的人,没有任何出尘特别的气质。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小子,不知不觉间却已成了全村最有出息的崽。

    姜有德道:

    “把你从火场中救出来时,你双目流血,不能视物,都以为你被烟熏瞎了,没想到不仅完全好了,你更是有了如今的出息,这是祖宗保佑啊!

    你千万别有什么负担,做好你自个儿就成,你走的越远大伙就越高兴。”

    ……

    午饭后,姜不苦辞别刘爷和九叔公,背上那巨大的土布背包,在沟壑山林间健步快走。

    此去县学有近二十公里路程,其中山路就有十几公里,以他长年累月锻炼出的脚力,也需要三个小时。

    为了不浪费这宝贵的时间,他一边赶路,嘴里一边念念有词,还不时掏出衣兜里的小抄本确认是否有误。

    在他经过的山林中,有歌诀的余音随风而逝。

    “……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耻骨之上缘。中极脐下四寸取,脐下三寸是关元……”

    而在走出老姜村数公里,正是山势走向最曲折多变的地段。

    一左一右有两处崎岖蜿蜒的山道与下方流水潺湲的溪谷相接,而姜不苦所行山道,就要从这溪谷底部经过。

    当他经过时,恰好看到左侧山道上下来一队道装打扮的道士,而右侧山道上则下来一队灰袍寸头的僧侣。

    他们都挑着巨大的尖底铁桶,来山下溪谷之中。

    也不是山上就没有山泉,事实上,在山地之中修筑寺观,最重要的一项参考标准就是此处地下水或者山泉水是否稳定,数量是否足够,其重要程度甚至不比灵气浓郁度这个指标差。

    之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来还要下山挑水,其本质是为了锻炼门人弟子和僧众。

    领头挑铁桶的那位中年道士看见姜不苦,眼中露出笑意道:“平平,又开校了?”

    姜不苦点头。

    此人是老姜村的人,一大把年纪却对长生求道执着不改,只是以前苦求无门,或者说很多门都敞开在那里,只是他进不去而已。

    反倒是两年多前才在此处创建基业的青叶观并不对修行资质有份看中,反而更讲究缘分,你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出了合适的选择,那就说明是你的缘分到了。

    这是这位求道者在村中的说法,不过,以姜不苦现在的眼界已经看得非常明白。

    这些道观其实大多数都是宗门竞争中的失败者。

    他们越来越难在宗门竞争激烈的修行界立足,于是便改变策略,不再在修行上过度用力——反正用力也使不上去。

    转而学习佛寺的做法,从修行立足变成宣传与信众立足,并与之产生正面而直接的竞争。

    那位中年道士听到姜不苦的回应,继续开口招呼道:

    “你求道心诚的态度,就是顽石也会被你感动的,你若是不愿参与城中修行,青叶观也会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不出所料,他再次开口话题就已经拐上了拉人入伙这事上。

    也已经成为他们见面谈话的“标准”流程。

    所以,他反倒更希望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他们。

    而另一侧的寺庙僧众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在他的注意力关注过去的时候,他们总会适时的给予回应。

    在发展新的信徒上面,他们比那些道观反而更加从容不迫。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自从他很小的时候陪村中老人去过一次这个名为“小黑山寺”的寺庙之后,他心中的一些固有观念认知就发生了强烈的动摇。

    僧侣不是光头就算了,不念佛号也算了,可寺庙中没有一个佛陀你敢信!

    那接受众人祭祀崇拜的,不是任何一个佛陀偶像,而是一根棍子你敢信!

    这简直就是一件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发现。

    所以,相比于青叶观的一众道士,姜不苦心中对那群小黑山寺的僧众更多了几分难以言明的亲近态度。

    看向他们的目光都充满了友善,这搞得那些挑水的僧侣们都有些莫名其妙,最终,只得归咎于这位施主与佛学实在是太有缘。

    不过,无论是对于姜不苦来说,还是对于另外两方来说,这都只是一件再普通寻常不过的邂逅,这次相遇之后,大家依然在各走各路,努力前行。

    ……

    同一时间。

    蓬乐县学。

    三年级教学组长赵文俊走进校长办公室:“校长,我不同意让姜平升到一班。”

    张晟一脸迷糊:“姜平是谁?”

    作为县学校长,他并不过问具体的教学,除了几个特别拔尖出挑的,其他学生也都不认识。

    赵文俊道:“您不知道,他可是我们教学组的名人,都戏称他为‘毅力怪’。

    刚进县学时他被分在十班,因为每学期都有极大的进步,升到更好的班级,上学期他就已经升到了二班,而根据他上学期末考的成绩,这学期他就要升到一班去。”

    张晟闻言愣了好一会儿,这才疑惑道:

    “这么励志的学生可不多见,你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他除了毅力之外,真就一无是处!”赵文俊道。

    “怎么可能?人家凭实力从十班一路升到一班,这在我们学校也是头一个吧。”张晟道。

    赵文俊啪的一下将一份资料排在校长办公桌上:“这是我从档案室抽调来的有关他的学习档案,您看看。”

    【姜平档案:

    新历二九七年生人,新历三零二年,即五岁时进入村小,直到新历三零五年,即八岁之前,都在村小上学,因资料缺乏,难以统计。

    新历三零六年,进入大黑山镇小学,以文科成绩满分,武科初测各项指标均不及格成绩开始预备修炼学习。

    新历三零九年,即该生十二岁时,该生以文科成绩100分(满分),武科成绩57分,综合成绩828分(文六武四),镇综合187成绩晋入镇中学(当届总人数300人),开始正式接受完整的修炼基础学习。

    新历三一二年,即该生十五岁时,该生以文科成绩100分(满分),武科成绩61分,综合成绩766分(文四武六),县综合564成绩晋入蓬乐县一中即蓬乐县学深造(县学当届总人数600人),开始正式修行。】

    张晟看到这里,忍不住抬头对赵文俊道:“这表现,真的很不错啊,即便武科成绩很糟糕,但能以这样差的起点达成如此成就,不正说明他的难得吗?”

    赵文俊翻开资料第二页,示意校长继续看。

    之前的档案信息因为价值本身不大,都只在关键年份有一些信息记录,其他时候,都是空白。

    可自从学员进入县学以后,档案信息就会详细跟踪其每年甚至每学期的表现。

    【该生进入县学后,根据其成绩被分配进入十班就读(每班六十人,此届600人,合为十个班级)。

    一年上学期末考,文科成绩100分,武科成绩65分,综合成绩79分,全校第407名,一年下学期晋入七班就读;

    一年下学期末考,文科成绩99分,武科成绩74分,综合成绩84分,全校第228名,第二学年晋入四班就读;

    二年上学期末考,文科成绩98分,武科成绩80分,综合成绩872分,全校157名,二年下学期晋入三班就读;

    二年下学期末考,文科成绩97分,武科成绩87分,综合成绩91分,全校104名,三年上学期晋入二班就读;

    三年上学期末考,文科成绩97分,武科成绩93分,综合成绩946分,全校55名,三年下学期晋入一班就读。】

    看着这个成绩,张晟陷入沉默之中。

    赵文俊道:

    “先说他的文科,看起来不错,可您不知道他的刻苦程度,这么说吧,一班学生只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文科上,都能全考满分!

    而你看他晋入县学之后的文科表现,随着重心逐渐往武科倾斜,他的文科成绩是在持续下滑的,这说明他的文科成绩真就是硬拼出来的,他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智商。

    再说武科,真要说来,他之所以有这么快的进步,其实是钻了咱们武科考的空子!”

    “他钻了什么空子?”张晟好奇问。

    赵文俊道:“迄今为止,他只修炼了一门最基础的功法铁砂掌。”

    “掉进米缸的老鼠居然有不馋嘴的?”张晟惊愕,继而摇头笑道:

    “这倒还真是个空子,只不过除他之外无人去钻罢了。这只能说他歪打正着,也怪他不得。”

    赵文俊继续道:

    “他生在山区,还是个孤儿,可有老师做过统计,他每年能获得的修炼资源比一班的平均水准还略多一些。

    单是我们学校给予的,就有每学期的升班奖励,不仅各种费用全免还另有一笔补助金,比其他学生尺度更宽松的奖学金发放,又因为他的事迹在当地的典型性,当地村镇也有不少援助。

    有这么多资源加成,校长您还觉得他的进步大吗?”

    张晟沉默。

    “他确实有毅力,可没天赋就是没天赋。

    您看到了他的毅力,我却看到了他对自己的苛刻。

    身体的潜力并非无穷无尽,须知过犹不及,超过自身极限,那就是透支生命,修为上不去不说,很可能还会力竭猝死。”

    张晟往后靠在椅背上,双手抄在怀里,陷入沉思。

    “这是对他个人,对学校呢,咱们每年虽说都招收六百人,可小小一县之地,哪有那么多修行种子,真种子都在一班。

    无论智慧还是修行天赋,都超出寻常学子一大截。

    上学期末考成绩,根本反映不了他们之间的真实差距!”

    张晟看了他一眼,眼神有些古怪。

    严格说来,这还是赵文俊的锅。

    在启蒙阶段,教育讲的是以文驭武,计名排优劣时,文科权重更大,文六武四;

    可在县试时计名权重就变成文四武六,重心渐往修行倾斜;

    再之后的统考会让这种倾斜变得更彻底,计名权重文二武八。

    正因为如此,每年开学的第一天,赵文俊就会特地对新一届一班学生也就是他认定的真种子们告诫,要求他们提前以统考标准要求自己,将重心彻底放在修行上。

    逐年提高的升学率证明了他的正确。

    可今年因为这个姜平,他很显然搞砸了。

    而一班学生背后的社会关系都不简单——即便有简单的,自进入一班以后,也会渐渐变得不简单,因为他的决策而导致一位学员出局,他受到的各方面的压力一定不少吧。

    这些念头在张晟心中闪过,他却开口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让姜平继续呆在二班,一班人员不变?”

    赵文俊道:“这对他本人也不是坏事,他若继续这么压榨自己,反而会把他自己给毁了!”

    张晟拒绝得非常果断:“不行!”

    赵文俊不甘道:

    “咱们的根本目的是挖出更多好苗子,自入县学开始,计名规则就该向统考看齐,沿袭县试时那套本就不合理!

    各种法律条文中对此也没有明确规定,各地县学也莫衷一是,咱们完全可以就此作出调整。”

    “你说的那种情况和咱们这种情况能一样吗?人家那是教学理念分歧,你这个呢?”张晟脸色却陡然剧变:“你可莫要害我!老赵,你可别自作聪明!想想那些‘聪明人’的下场!”

    一些记忆在赵文俊心底浮现,只见他的脸皮剧烈抖动了几下,心气瞬间萎靡。

    最后,他对张晟道:“校长,我之前是鬼迷了心窍,你就当我没来过,我回去了。”

    语气中说不出的萧索颓废,说罢转身就要出门。

    “等等。”

    张晟却主动叫住了他。

    “姜平的成绩自然毫无异议,一班还是要让他去。”

    “另外,你筹备一次全年级的摸底考试,按照统考规则重定全年级排名!时间定宽裕点,让大家都做好准备,别让人觉得学校在搞突然袭击。”

    “啊?校长,您不是说……”已经打退堂鼓的赵文俊悄悄指了指头顶,暗指某些不可言说的力量。

    “哈哈,老赵,你这又矫枉过正,谨慎过头了。

    这么说吧,只要你秉着一颗公心,将事情堂堂正正办在明处,就没什么可怕的。”

    张晟哈哈笑着拍了拍赵文俊的肩膀。

    ……

    下午临近傍晚之时,姜不苦准时抵校,直接来到赵文俊的办公室。

    “赵老师好,我叫姜平,我想问……”

    赵文俊看见他,愣了一下,不等他说完就截断道:

    “小姜啊,你来了正好,正有件事跟你说。

    因为学校的疏忽,你的升班通知书没有寄出去,好在明天才正式开学,也不耽搁。

    你直接去找负责此事的薛老师,你的新宿舍还有一些必要的手续办理,都由她负责。

    嗯,学校也知道你的情况,不要有负担,你只管安心学习,其他的学校都会帮你解决。”

    “呃……好!”这顺利得超乎姜不苦想象。

    升班通知书忘了寄?

    嗯,就当是吧。

    “谢谢赵老师,那我不打扰了。”

    说罢转身就要走。

    赵文俊又忙道:“还有件事,一个月后,我们年级会进行一次摸底考,以统考规则重新计名分班,你早做准备吧。”

    姜不苦道:“我知道了,谢谢老师。”说完就走了。

    赵文俊却反倒怔住,心道,他怎么如此镇定,难道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小时后,新的宿舍内,姜不苦对一位中年女子道:“谢谢薛老师。”

    薛老师笑了笑,又叮嘱了几句这才离开。

    以前,姜不苦只知道一班的食宿条件远好于其他班,可从不知道差距这么大。

    他住过宿舍条件最差的十班,十二张上下铺二十四个学生挤在一起,转身都难,各种气味能熏死人,即便条件最好的二班,一间宿舍也要住八个人。

    而现在,一个人住的单间公寓,不仅有卧室,还有可作为书房用的小客厅和单独的洗浴间。

    两相对比,实有云泥之别。

    他将修炼用的大理石砂盒安置在客厅外的小阳台,心道,以后早晚两次修炼终于不用再顾虑吵醒其他人而不得不去后山小树林,就这一点改变,每天就能节约至少两个小时。

    他先将床铺好,将书籍,衣服,洗漱用具都一一整理好,就到了晚饭时间。

    姜不苦戴着新领的学生徽章去了学校小食堂。相比大食堂,这里的环境更幽静,菜品更丰富,也更精致,这是学校老师和一班学生专用。

    选餐时姜不苦感觉到目光的注视,扭头看过去,有几个学生凑在一桌吃饭,他们神色自若的聊着天,没看他一眼。

    姜不苦便继续打餐,吃饭,将餐盘洗净归还原处,然后离开,期间几次感到有目光在窥视,他也不再理会,只认真做自己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