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何雨柱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二十章:下乡,赶集,摸鱼虾。
    没走几步,众人又被卖葫芦的吸引了。

    李父看着翠绿的葫芦:“老哥,这葫芦怎么卖?”

    “大兄弟,你相中哪一个了?”

    李父指着最大的:“就这个。”

    “大兄弟,好眼力啊。”

    李海军都不想吐糟了,这能是李父好眼力?

    明显这个最大,最好看。

    “五块钱!”

    李父一听这价格,忍不住吸了口气,咧咧嘴。

    “老哥,你这价格可是不便宜。”

    “大兄弟,有便宜的!”老汉指着比这个小一圈的:“这个三块钱你拿去。”

    可李父就看上了最大的。

    李海军怀里的小雪儿,忍不住问道:“爸爸,爷爷为什么要买葫芦啊?”

    李海军用自己的理解,解释道:“福禄寿,的谐音跟葫芦很接近·······”

    “还有葫芦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

    小雪儿眨着大眼睛,从他身上滑下来,蹲在摊位前挑了一个只有泳儿拳头大小的,小葫芦。

    “爸爸,我要这个。”

    小胜利看到姐姐都挑选了,也蹲在地上:“爸爸我要这个。”

    理儿最为妹妹,跟着姐姐哥哥的后面也选了一个。

    李海军:“大叔,五块钱我们买了,这三个小葫芦就算彩头吧。”

    老汉很痛快,几个小葫芦送就送了。

    “成,孩子喜欢就拿去吧。”

    李海军交了钱,李父拿着葫芦满意的瞧来瞧去。

    女人们在隔壁摊位,买了背筐,扫把,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等女人们买好了,大家重新出发,李父看到卖旱烟的问道。

    “怎么卖?”

    “两块钱一斤!”

    这价格不贵,烟叶子也不碎,李父动心了。

    李海军劝道:“爸,您就别想了,家里女人孩子一大堆,你这旱烟太熏人了,您呐,就抽烟卷吧。”

    李父笑呵呵:“知道,知道。”

    “我就是想起,以前呐这两块钱一斤的旱烟我都不舍得买,都卖最便宜的······”

    李父回忆着往昔。

    随着看到了又卖手编篮筐的,大家又停下了。

    丁秋楠:“大姐,买俩篮筐吧,家里的都旧了。”

    六丫头:“嗯,是该买两个了。”

    五毛钱,买俩新篮筐。

    然后还有剃头匠,人们就坐在一张凳子上,排着队等着剃头。

    接着往集市里面走,又看到有卖手工编织品的了。

    这家摊位的东西比较全,大家又停下了。

    有手工编织的炕席、遮子、背筐篮子、簸箕、笸箩、篱、筛子、麻箩······

    六丫头看着炕席::“这个怎么卖?”

    “两块钱一张。”

    他们这次回来没带凉席,正好买几张。

    六丫头因为买的多,开始跟人讲价。

    “我买两张能便宜一点吗?”

    “不能。”

    “哟,还不讲价啊。”

    六丫有道:“买几张给便宜?”

    “买五张我赠你一张。”

    丁母:“你这人做生意不实在。”

    “这样吧,我们买八张炕席,你赠两张。”

    摊主舍不得,六丫头觉得不算贵。

    丁母拉着他小声道:“算上小胜楠,咱们刚好需要十张炕席。”

    “大不了咱们不买了,里面肯定还有卖的。”

    这句话,丁母说的声音很大,摊主一听。

    “得得得,卖给你们了。”

    李海军这下子没法抱孩子了,把卷起来的炕席扛在肩头。

    然后又买了俩簸箕,一个筛子。

    筛子是小胜利要的。

    李海军问道:“你要筛子干什么?”

    小胜利:“我筛沙子啊!”

    嗯,会玩。

    看到卖头绳的,这不用说,孩子们用得上,当即就给俩姑娘竖起了冲天辫。

    李海军还买了麦芽糖给孩子们。

    “什么味道好香啊?”

    李海军:“有人卖香油。”

    一行人走过去,看着装在点滴瓶里的香油。

    李海军解释:“这是自家磨的香油。”

    有香油,自然是由芝麻酱的,李海军也没放过。

    价格虽然贵一点,但不要票啊。

    再往前倒个十几二十年,乡下还有油坊呢,只是现在都成了国营的了。

    走着走着,里面就都是跟吃喝有关了。

    干姜,李海军买了一些,准备回去磨成姜粉。

    遇到卖烤地瓜的,也给孩子们买来垫一垫肚子。

    山楂,买回去用冰糖煮罐头。

    黄杏,肉通通的,杏核还小。

    栗子,李海军成袋子买,回去做糖炒栗子。

    渐渐的东西越来越多,李父身上都扛着不少。

    见到有卖麻袋的,两毛钱一条,李海军买了几条麻袋,零散的东西都装进去,扛着方便。

    最后见到有卖野兔,野鸡的,孩子们兴奋极了。

    李海军也都满足,只是他们想养着,李海军想的是回去就吃了。

    菜篮子派上用场了,鸡蛋,鸭蛋,没少买。

    顺便买几只鸡鸭,大鹅。

    带着战利品,走出集市的时候,都是下午了。

    大家不可能一直扛回去,遇见赶车的就花钱雇一辆,大家终于不用腿着回去了。

    路过田间地头,不少孩子在嬉闹,小胜利想下去跟人玩耍。

    但他太累了。

    回到老宅,李海军主动做饭。

    六丫头把炕席拿出来,给大家铺上。

    李海军宰了一只兔子,又宰了一只野鸡,为了省事两样一起炖了。

    用铁锅蒸了米饭。

    吃饭的时候,他发现大人到孩子,一个个都倒在炕上,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一个个都给喊醒。

    “醒醒,吃饭了。”

    “吃完再睡。”

    李父喝了二两酒,解解乏。

    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喝了一点。

    只是小雪儿去找她的小兔子的时候,哭了。

    李海军是千哄万哄,答应她给她进山捉一只,这才把小祖宗哄好。

    饭后,男人住在西屋,女人住在东屋,因为用灶坑做饭,东屋的火炕是热的。

    不过这大夏天的,住东屋也不凉。

    第二日,几个小家伙一个个都喊着腿疼。

    原本上山的计划取消了,李海军只能带着大家去捕鱼。

    他买的几个麻袋被裁减,穿上棍子,制作成简易的浴网。

    用缝衣服的绣花针掰弯,拴上绳子,另一边拴在竹竿上,一个简陋的鱼竿也成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