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国很核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表与疑惑
    初平四年,正月十六。

    刘备正式迎娶林氏女。

    成亲的过程其实并没有什么波澜,新娘家与新郎家的距离仅一墙之隔而已,送嫁的过程也极为简略。

    若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吃席!

    为了显摆,刘备将内库中最后两成家底也掏了出来,并扬言要摆下三天的流水席,只为让众人吃好喝好。

    试问有谁能拒绝吃席的诱惑呢?

    刘备这道命令一下,徐州群臣纷纷表示主公大气,主公666,主公一胎八个儿……

    就连一贯黑着脸的田丰,此时也难得拍了一波马屁,让刘备不禁有些飘飘然。

    别看户部尚书掌管着整个刘备集团的财政,但终究只是个秩六百石的小官,俸禄少得可怜。田丰又不肯贪墨,日子自然清苦。

    所以得知刘备准备摆酒三日后,田丰当即一顿马屁派了过去,却马上带着全家人一起来蹭饭。

    只要不从府库里出钱,吃喝这种事情田丰一贯极为热衷,并且临走时还不忘打包一些。

    刘备难得大方一次,结果第一天就发现消耗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算,顿时一阵肉疼,当晚洞房也没心情了,反而拉着貂蝉和糜氏一起算账。

    可豪言已经放出,自然不能再收回去,于是刘备只得忍痛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彻底把家底花光了。

    第四天清晨,他便以回门为借口,跑到林朝家里蹭饭。

    而此时,三刘以及孔融带领青州士族上表的风声,也终于传到了徐州。

    内府众人皆以为时机已到,是时候表举刘备建国称王了。

    可眼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商议,那就是这本奏表该由谁领头。

    如果说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现在就是临门一脚。

    将来刘备称王,也是以这份表奏为准。

    毕竟是青史留名的大事,不得不慎。

    政务堂中,荀谌率先开口道:“某以为,子初乃我徐州文武之首,理应由他带头上表。”

    荀彧苦笑道:“话是如此,可以子初如今的官爵,却难以名副其实。”

    林朝如今的情况,正符合了位卑权重四个字。身上除了一个安喜侯的爵位,便只剩下了太尉府长史这个秩千石的官职。

    莫说与重臣相比,就算是一个比二千石的都尉,也比他林某人官大得多。

    如此排序,林朝怕是要被排到五十名开外,且不说林朝本人能不能接受,那些经他举荐之人也不会答应,更不敢排在他前面。

    可若是不以官职来排序,又不合礼法,绝对会惹得天下人耻笑。

    如此以来,倒成了两难之事。

    沮授思虑片刻,起身道:“为今之计,只有请主公给子初升官这一条路了。”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此事还得问过子初。”

    崔琰开口笑道。

    众人正说话间,林朝却走了进来,刚好听到沮授和崔琰的对话,不禁开口道:“不用,某无需升官。”

    田丰不解道:“不升官,你如何排在表奏首位?”

    林朝反问道:“谁说某要排在首位了?”

    “那子初以为,谁应排在首位?”

    荀彧开口问道。

    “自然是玄德公之师,如今的兖州刺史,卢公卢子干。”

    闻言,众人这才想起来还有卢植的存在。

    林朝就算再怎么位极人臣,在表奏中也不可能排在卢植前面。

    荀谌开口问道:“那第二位呢?”

    “蔡伯喈曾任三公,如今又是学宫祭酒,理当排在第二位。”

    “第三位?”

    “孔文举乃海内名士,又是青州士族领袖,之前也是他率先表请玄德公称王,排在第三位也是情理之中。”

    “第四位?”

    众人心道,这下总该轮到你林子初了吧。

    “关云长为我徐州武将之首,理应排在第四位。”

    听到这句话,众人顿时有意见了。

    卢植、蔡邕、孔融排在前面倒是情有可原,可他关羽怎么也能排在你前面!

    荀彧苦笑道:“子初,兹事体大,现在可不是谦让的时候。你若不排在前面,我等如何自处?”

    “某自然知晓轻重,此事也绝非刻意谦让。”林朝笑道,“直说了吧,关于玄德公称王之事,某根本不打算上表。”

    “为何?”

    众人皆不解道。

    林朝摊手笑道:“因为某打算辞官归乡,试问一个无官无职之人,又如何上表?”

    这个消息,可比上表排序令人震惊多了,一时间众皆哗然。

    田丰皱着眉头道:“林子初,这个玩笑并不好笑。”

    “所以它并不是玩笑。”林朝笑道,“诸位只管继续排序,不用顾虑某的位置。对了,将贾文和的位置也一并去除。”

    荀谌不解道:“子初,到底发生了何事,竟能逼得你辞官归乡!”

    “之前不是告诉过你们了吗。”

    闻言,众人方才想起对付世家之初,林朝就曾提起过辞官之事。

    当时还以为是林朝的推托之词,不想数月过后又旧事重提,而且看上去他林子初像是玩真的。

    荀彧摇头叹息道:“子初,且不说你有何谋划,你若辞官,主公必不允。”

    “事在人为,某早已准备妥当,过几天你们就会知道了。某此来,只是通知你们一声。”

    林朝笑了笑,随即转身离去,留下面色怪异的内府众人。

    ……

    贾诩在兖州大肆杀戮的举动,终究还是引起了反弹。不仅是世家,甚至部分百姓也跟着反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动荡。

    屠刀堪称锋利之物,但这世间终究有比它更锐利者,那便是人心!

    徐州的新政,只是针对世家今后的利益,并没有现在就要将他们赶紧杀绝。

    至少他们几十数百年积累的富贵、人脉,以及手中大量的田产土地,林朝并没有进行剪除,世家们也就没有拼死反抗的动力。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可经过贾诩这么一闹,兖州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与其坐等死亡降临在自己头上,倒不如拼死一搏,结局犹未可知。

    贾文和,你不想让我们活,那你自己也别想好过!

    于是在接下来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贾诩多次遭遇了兖州士族联合发动的刺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