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善想一想,笑了:“二嫂,这一会,泽儿带着弟弟们正帮着招呼客人,很有大哥哥的风范。”
骆氏在心里面叹息一声,自个儿子的年纪还是小了一些,而且他们夫妻的脸皮也薄了一些,实在做不出这般堂堂正正占便宜的事情,只能瞧着老大夫妻摆明这一次要沾一沾小叔子的光彩。
骆氏觉得元达笙夫妻是聪明人,他们心里面什么都明白,却由着老大夫妻行事,大约也是为了公公婆婆在元家村的生活着想。
骆氏明白公公婆婆的想法,换成是她,也不愿意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除去自家几个人外,对外面的事情,还要重新摸索着行事。
元仕进夫妻现在的年纪,只要元达笙在外面过得好,他们在元家村的生活,也一定会过得好,他们在家里的儿子儿媳妇,也会依着两位老人的心思行事,会孝顺他们两人终老的。
戚善接过喜儿抱在怀里,骆氏瞧着村口行驶过来的马车,再瞧一瞧不断涌过来的人,她有些眼花的伸手扯了一下戚善,道:“小弟妹,人太多了,你们能够记下这么多的人吗?”
戚善坦然的摇头说:“二嫂,我和你一样,也不认识这么我的人。”
上门皆是客,元家村的人,都把这一场贺喜宴,当成自家的事情在操办,客人们来了,都能够感受到元家村人热情欢迎。
午餐前,戚善回去给喜儿煮了中饭,小孩子的吃食,终究和大人不太相同,她走的时候,也寻问了带有小孩子客人们的需求,她们都表示,已经给孩子在路上吃过了东西。
戚善母子坐在院子里,文氏寻了过来,悄悄和戚善说:“善善,京城居住不易,村里每年有去京城的商队,你在京城挑选了一些家里面适用的东西,请他们带了回来,也能挣一些零用钱。”
戚善听文氏的话,很有些心动起来,元达笙和她说了,翰林院是一个清贵的衙门,对外名声相当不错,实际上每月的俸禄,也只够一家人有计划的用。
戚善瞧着文氏认真说:“大嫂,我知道家里人一心一意想帮衬我们的生活,只是这样的大事情,我要问过喜儿爹。就是喜儿爹不反对我们去了京城,我瞧过之后,再写信回来和家里人说答案。”
文氏笑着点头说:“行,这事不着急,你大哥也是你行事稳重讲规矩。”
文氏又说了一些家里面的事情,感叹戚成升兄弟读书没有戚其良兄弟有天分,戚善听了后,立时表达不相信的态度,在她的心里面,侄子们很是聪慧的。
文氏笑着说:“就这样瞧着,他们是比长辈们聪慧见识多,可是他们没有叔叔辈愿意下苦功。他们在城里读书,心思还是有些浮躁。家里面决定了,以后孩子们十一岁之前,都就近读书了。”
戚善一下子明白家里面的决定,她和文氏低声说:“大嫂,你得空的时候,也进城瞧一瞧他们,你多和升儿说一些鼓励的话,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知道做最好的选择。”
戚其阁和文氏现在有三儿一女,夫妻都无心再追生孩子,都有些担心孩子太多了后,他们会忽视了其中的一两个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