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2/2)
    蔡愈济居然有点惶惶不安的模样。

    朱祁钰笑着说道:“会昌伯联袂造反,中军都督府的右都督张輗、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彭城伯张瑾和惠安伯张琮,连夜逃离出京。”

    “朕很欣慰,咱们的京官可能有提前风闻,却未曾离开,现在也在朝堂上站着,未曾称病观望。”

    鸿胪寺卿杨善,居然也在朝堂之上,他还以为杨善早就溜了呢。

    官邸的确是像坐牢,不过也不是没有一点自由,若是杨善想跑,他自己也是能跑的,但是他的家人,就只有永宁寺极远之地了。

    “臣等惶恐。”群臣赶忙俯首齐声说道。

    能走到奉天殿上的朝臣,都不是蠢人,他们没有选择求死之道,大皇帝营建官邸,就是为了把他们的家人也圈住。

    “好了,议事吧,兴安宣旨。”朱祁钰示意众卿平身。

    兴安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太祖开辟,家法严,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

    “爵以报功,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至今日,一门数封、兄弟并封、世券相传,戚畹不思恩泽之封,为祸社稷,今尽数革爵。”

    “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钦此。”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以后戚畹周亲可以给待遇,但是不能和汗马功臣相提并论,恩封爵位。

    大皇帝自登基至今,尚未给钱皇后的亲族任何的爵位。

    群臣议论纷纷。

    这封诏书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朱祁钰的确是打算对外戚动手,自从驸马都尉赵辉不法之后,他就打算这么做了。

    孙继宗的猜测是对的,大皇帝的确要对外戚动手,但是不造反,朱祁钰也不会胡乱杀人。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了一番,蔡愈济站出来俯首说道:“陛下,外久职戚里之荣,益谨人臣之节。”

    “陛下夙兴夜寐,图治惟勤,眷贤后之相成,宜褒崇其同气,至此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恐伤戚畹周亲之拳拳之心。”

    蔡愈济的话,其实就是为什么会给戚畹周亲们爵位的理由。

    皇帝忙于国事,励精图治振奋国家,后宫当然要有贤后辅佐,后宅安宁,是所谓褒崇其同气。

    当初仁宗皇帝给张皇后一家封爵的时候,就是这个理由。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想要开口说话,却看到了胡濙跃跃欲试。

    “胡尚书可是有话要说?”朱祁钰一乐,他当然可以用天子家事,外廷勿虑搪塞过去,但是终究是搪塞。

    看来礼部又要发挥作用了。

    胡濙站了出来,俯首说道:“《史》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臣僭越。”

    这是当初汉文帝入宫的时候典故,就是天子无私事。

    这论外戚后宫,自然是说到了皇帝的家事,自然要先请罪。

    朱祁钰笑着说道:“但说无妨。”

    胡濙笑呵呵的问道:“蔡御史,敢请问,知道梁国公旧事吗?”

    蔡愈济眉头紧锁的问道:“可是…梁国公赵德胜吗?”

    赵德胜乃太祖高皇帝手下悍将,死于陈友谅军卒手中,中数箭死。

    胡濙闷声笑道:“自然不是,我说的是梁国公胡显,蔡御史啊,可知胡显何人?”

    蔡愈济摇头,这大明就没封过梁国公才对,只有一个追赠!

    胡濙左右看了半天说道:“你们难道都不知道胡显是谁吗?”

    群臣眉头紧皱,只有刘吉站了出来搭腔低声问道:“胡尚书说的是楚王朱桢母胡充妃的父亲,胡显吗?”

    胡濙眼前一亮,笑着说道:“正是。”

    “陛下,彭城伯和惠安伯并非外戚恩封第一个,洪武二十二年七月,太祖文皇帝封胡充妃父胡显为梁国公,为第一例外戚恩封,而且是公爵。”

    朱祁钰一愣,这外戚封爵居然是太祖开始的?还有这等事儿?

    蔡愈济眉头紧皱的说道:“从未听闻胡显封爵之事。”

    胡濙十分平静的说道:“没听过就对了。”

    要是朝臣都听说过了,还要他胡濙这礼部尚书干什么呢?

    蔡愈济面色不满的说道:“可是胡尚书!即便是有,那早已革罢,和我们今日论,又有和什么关系?”

    胡濙转过身来说道:“关系大了。”

    “洪武二十一年凉国公蓝玉,捕鱼儿海一战定北,洪武二十二年,凯旋而归,按功封公,高皇帝欲封梁国公给蓝玉。”

    “胡显便与蓝玉就争梁国公位。”

    “当时蓝玉与元妃有私,元妃羞愤自杀,故将梁国公改为了凉国公,恩赏给了蓝玉。梁国公恩赏给了外戚胡显。”

    蔡愈济眉头紧皱的说道:“然后呢?我还是没听出来这和今日所议有何关系。”

    胡濙老神在在的说道:“建文年间,胡显梁国公被革爵,一起被革爵的武勋不知凡几,连亲王郡王都是随意革罢,更遑论武勋了。”

    “太宗文皇帝靖难之后,还爵复职,但是唯独漏掉了这胡显的梁国公。”

    “太宗皇帝曰:戚畹周亲寸功未立,岂尝有汗马之劳也?”

    “陛下今日革罢外戚勋爵,乃是太宗文皇帝之遗志,亦是祖宗之法。”

    蔡愈济呆滞的看着胡濙,伸出了手,连点了几下说道:“胡尚书,这等事我从未在太祖太宗《实录》上看到过,不见史书,你,不要胡说。”

    胡濙看了一眼蔡愈济说道:“哦,蔡御史在质疑胡某在胡编乱造吗?”

    蔡愈济认真思索了许久,太祖太宗实录,他确实看过,这件事确实未载。

    他疑惑的说道:“不是某质疑明公,这等大事,为何从未载于实录?胡尚书又是怎么知晓的呢?”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我知此事,乃是亲身经历,所以方知。曲笔此事,也是我做的。”

    胡濙拿出了几份东西递给了站在御下的太监,太监递给了兴安,兴安递给了皇帝。

    朱祁钰看了许久说道:“真是辛苦胡尚书了。”

    朱祁钰又将这几份东西递给了兴安传了下去。

    群臣看完之后,都是目瞪口呆。

    外戚封爵居然是太祖开的先例,太宗文皇帝禁绝。

    在永乐年间,后妃多是勋臣之家所出,自然无外戚封爵之事。

    但是仁宗皇帝要封彭城伯张昶,胡濙才不得不曲笔勾抹《实录》。

    胡濙说完看着陛下说道:“陛下,臣说此事,不仅仅是外戚封爵。”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知胡尚书深意,朕嘉纳谏言,胡尚书果为国卿。”

    群臣莫名其妙,这不就是再说外戚的事儿吗?这已经洗完地了,居然还有他们品不出的东西?居然还另有深意?

    胡濙的确是在说外戚,但不是只说外戚。

    于谦、石亨、六部尚书皆是若有所思,其余朝臣一片茫然。

    这胡尚书话里有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