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首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228章 满朝静若死水
    眼看着那一份最平常不过的奏疏,刘健整个人彻底怔住了。

    他的眼睛睁得很大,持着奏疏的双手也在微微颤抖着。

    通商银行……无息贷款……百姓手里有了银子,危机暂缓……

    这一个个字眼,就如同带着锋芒似的,直刺的他的双眼逐渐泛红。

    “刘公,怎么了?”户部尚书周经问。

    刘健没有作声,仿若没听到似的,挪动视线至那奏疏的右侧,再度审视起来。

    越看越是惊心,以至于到得最后,他仿佛痴呆了似的,许久未能回神过来。

    “刘公?”

    李东阳也凑前上去,简单一扫,整个人的呼吸也跟着凝固了。

    跟着,一份奏疏在内阁穿了个遍,三位阁老、六部九卿皆呆呆的,一片死寂。

    足足过了近两刻钟,谢迁一声叹息:“大势已成啊……”

    房县百姓的问题,随着那通商银行提供的无息贷款后,解决了。

    百姓们手里有了银子,即便诸多物品价格贵一些,大概也买得起,至少日子可以正常过下去了。

    这么大的问题被解决了,与房县的十余万百姓而言,当然是好事。

    可与这朝堂而言……却未必然。

    房县是除了京城外第一个推行新税法的地方,同时也是第一个免除农税的地方,眼下,又成了第一个无息贷款之地!

    如果综合来看,这三件事,岂不就相当于三把锋利的刀子,砍在了这大明……甚至包括这朝廷的软肋之上?

    “前两日,陛下还教我等商议解决房县百姓的问题……”李东阳喃喃着,面色寂然。

    可不就是?

    陛下那边数日未早朝,且郑重强调叫百官商议解决之法。

    这天下之大,正在受难或者即将受难的百姓何其多?怎么就盯上房县一个地方了呢?

    盯上房县也就罢了,这边教百官想法子解决房县的问题,而在房县当地……那通商银行直接提供了无息贷款?把这个事给解决了?

    这……什么个意思呢?

    “确实是个极好的法子啊!”

    许久后,刘健出声道:“房县之难,在于诸多物品价格过高,在于百姓手里没有银子,先前我等多是盯着控制诸多物品价格,却是有些短见了……”

    说着,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

    因为教百姓手里的银子变多……太难了,也很难实现。

    就如北宋那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由朝廷出面贷款给没钱耕地的百姓,表面上的出发点当然是极好的,可实际,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

    那青苗法,本身是由朝廷推行的,执行者自然也是朝廷以及各地的大员。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

    谁又能保证在借钱给百姓的过程中,下面的人不会中饱私囊呢?

    例如地方官将钱借给了乡绅,百姓们去借钱……没了,借钱的额度用完了,都借出去了。

    百姓们缺钱,自是要想法子去拆借。

    找谁借去呢?

    那诸多乡绅!

    跟着诸多乡绅便以百分百的利息,甚至二三百的利息,借钱出去。

    这例外核算起来,非但不能解决百姓的难处,反而使得百姓们更难了。

    所以,综合的看,借钱给百姓,教百姓们有钱使用……是不大现实的。

    然……

    此事由通商银行出面,便又截然想法,大有不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