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首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993章 纺织机
    宁府。

    在得知布匹价格暴涨后,宁远差点笑了出来。

    这……好事,好事,大好事啊!

    挣银子的机会又来了!

    这一日,等的太久了啊!

    而见宁远美滋滋的样子,朱秀荣却是一脸的担忧:“夫君,布匹价格暴涨,伤害是百姓啊,你缘何还能笑得出来?”

    宁远倒是浑不在意:“我不笑,价格就会跌下来吗?”

    朱秀荣:“……”

    这话,竟……有些道理。

    她不禁一声叹息:“也不知朝廷是如何考量的,往常遇到这种事情,遏制价格且来不及,而今却是放开了,也不管了,教那布匹价格漫天飞涨,却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宁远喝了一口啤酒,笑了笑道:“不必太过担忧,迟早会跌下来的。”

    朱秀荣顿了顿,苦笑道:“看来我也要捡起来以前的活儿了。”

    宁远微微诧异:“什么活儿?”

    朱秀荣却是没有回应。

    到了约中午时分,公主府,数百宫女被集中起来,还有一些纺车,也被搬运出来,而后……开始织布!

    朱秀荣带头,王满堂、刘美人、苏三等人也都参与进来,数百人坐在一起,同时织布。

    宁远看了看,一阵莫名。

    他这才回想起,先前宫里的内帑银子不多,崇尚节俭的张皇后便带着朱秀荣一起织布,嗯,的确是传统手艺了。

    跟着,他仔细看了看纺车,暗暗点头。

    百余年来,大明的布匹价格大抵平稳,要感谢一个人。

    ——黄道婆。

    生于宋末元初的黄道婆一生改进了诸多纺织技术以及纺车,使得织布效率大大提高。

    也正因如此,随着诸多技术普及开来,大明的织布行业才相对发达,连年布匹的产量稳中有升。

    只是,到得眼下,即便有着这诸多技术的支撑,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景象。

    “诸位好娘子,你们啊,还是别织了,清闲点不好吗?”宁远随口道。

    “无碍的。”

    朱秀荣手下忙络了,随意道:“咱们府上有人,稍微干点活,织出一些布,也好省一些钱。”

    宁远笑了笑,倒也没有多说,转而来到西山。

    在这里,一个个巨大的作坊已然搭建起来,近千妇人则在学习织布的基础内容。

    织布是一个十分枯燥的事情,其原理是将生丝、棉线等横纵排列起来。

    一横一纵,逐渐编织,逐渐成了布。

    单纯靠人工将横纵的线拼起来,其工程量可想而知。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明已经有三锭、乃至四锭的纺车了,用脚蹬的,效率倒也还可以。

    但……还不够!

    宁远扎进一个小房间中,看着眼前巨大的机器,开始钻研起来。

    这是……纺织机!

    未来的珍妮纺织机结构并不复杂,关键点在于如何将纱锭竖起来,且用一个巨大的手摇飞轮带动。

    先前,之所以没捣鼓这玩意,主要是考虑到一些个手工业者生活不易,靠着动手织布赚取一些辛苦钱。

    一旦这玩意出现且普及开来,织布效率大大增加,那些手工业者就可能面临失业的危险。

    而现在呢,布匹供不应求!

    就算市场上出现大批量的布,对诸多手工业者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终于,在调试约一个时辰后,他一手摇着巨大的飞轮,飞轮带动纱锭转动起来。

    咕隆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