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首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961章 希望你们赢(2/2)
    酿酒,需要粮食。

    而今大明还有太多人吃不上饭,粮食供应不足,于是,他这个计划在先前也只得放弃。

    现在呢,终于等到了一个丰收年头,大小麦的价格便宜,用来酿酒倒也不浪费。

    与此同时,大批量的收购大小麦,也有助于陕西那边粮食价格的稳定。

    “期间利润几成啊?”弘治皇帝问。

    “这……不大多。”宁远敷衍了一嘴。

    事实上,啤酒这玩意是暴利的!

    主原料是大小麦,其次是啤酒花。

    大明本地的啤酒花产量稀少,倒是西域那边,盛产此物,价格,即便算上运费,一千斤也才二两银子。

    综合来看,一斤啤酒的成本,包括人工在内等等,也才两文钱左右。

    一斤不足两文钱,卖十文,妥妥的数倍利润。

    最主要的是,这玩意是长久的生意,一旦普及开来,便可源源不断的挣银子。

    “不可浪费太多粮食。”弘治皇帝严肃道。

    酿酒,需要用粮食。

    而用的粮食太多,便意味着大明的粮食将会减少。

    顿了顿,他认真审视宁远,不禁哼笑出来。

    此一番,陕西那边粮食价格暴跌,也亏得这小子捣鼓出啤酒这玩意,因此大批收购粮食,稳固了价格。

    若不然,陕西那边粮食卖不上价,注定会民不聊生。

    “听说你们两个小学之间还有一场比试?”

    弘治皇帝随口道:“准备的如何了,可有几分把握?”

    宁远苦笑,缓缓摇头道:“这事……也不好说。”

    到底行不行,比试过后才知道。

    百善小学这边,相较于东林小学的诸多生员,本身根基不行。

    说直白些,东林小学那边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尚未入学就已经开始学习了,而百善小学这边则是一穷二白。

    在这等情况下,就算对方让三十分,百善小学也未必能得胜。

    当然,话说回来,结果如何,也是要比过之后才知道的。

    百善小学这边根基不行,就算输了也不碍事。

    而若东林小学输了……那可就有意思了。

    “朕希望你们能赢!”

    弘治皇帝低声道:“科举改制很难推行,若你们输了,此事将遥遥无期。”

    百善小学那二百学生,看似无关紧要,却是这大明的一把火。

    一旦燃起来,将会对科举制以及传统的户籍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

    要知道,百善小学的学生都是什么人?

    贫民子弟,商人、匠人之后。

    若这些人学的好了,那么,传统的科举制,还有什么优势呢?

    不多时,宁远返回百善小学。

    境况依旧,只有两位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算。

    宁远教诸多学生自由活动,跟着又将杨慎与范三思叫到办公室,一脸的严肃。

    “明年,你们两个都要参加会试了吧?”

    宁远喃喃一般:“年末的两个学校比试固然重要,你们的学业也很重要,你们,准备的如何了啊?”

    被问及,范三思低下了头,有些沮丧。

    杨慎倒是一脸无所谓:“先生,咱还有时间,中不中的无所谓,家父……”

    说着,他顿了顿,叹息道:“家父说此一番科举人才济济,尤其是你康海、孙清、李廷相等人,都是绝顶翘楚,与他们同时科举,弊端诸多,所以家父建议我下一次科举再考。”

    “哦?”

    宁远微微诧异。

    下一次?

    那岂不是要到弘治十八年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