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首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890章 怎样的怪胎
    是夜,鸿胪寺。

    阿喇哈青森喝着小酒,一脸沉思,越想越是觉得可怕。

    相比于许多大明的百官,有些事情他这个外人看的更清楚。

    如通商银行的现银危机,又如大明对北方的治理问题等等。

    经过这一日所爆发的诸多问题后,他仿佛逐渐看清了一条意义深远的脉络。

    “叔叔,如此说来,宁远的危机是不是解决了?”旁边,图鲁勒图好奇的问。

    她当然也清楚宁远被针对,通商银行大量取现便是为了逼迫宁远退步。

    原本,她也是担心不已的。

    可就在这一日,仿佛没有任何预兆,银行那边突然之间宣告存银情况,一日之内,入账一千三百万两,直接将现银危机解除了。

    “短期内应该没什么问题。”

    阿喇哈青森想了想道:“但如果继续坚持下去,诸多读书人肯定会闹事,而且极其可怕。”

    因为宁远要动的,是大明千万读书人的利益。

    旁边的图鲁勒图倒是不大在意,明眸转了转:“他的危机解除了,那便要践行约定,与我比试狩猎了吧。”

    阿喇哈青森努嘴,点头道:“或许可能吧。”

    他一阵无奈。

    看看,年轻真好!

    想法简单,目的更加纯粹。

    可……这大明怎么就偏偏出现那样一个怪胎呢?

    好像什么都没做,莫名其妙的,便将北方的治理问题解决了。

    原本,在割地之时,他以及诸多部下都认为大明很难治理新增的土地,也就是北北都司一带。

    说不好听些,连奴儿干都司尚且未治理安稳,又何谈更远的北北都司呢?

    治理不好,便意味着瓦剌这边随时可以自由出入,诸多部落也都会偏向瓦剌,待日后徐徐壮大,完全有翻盘的机会。

    所以,在签订大嫩条约之后,他并未急着离开,一直关注着明廷对于北方的治理一事。

    然后便有了北方大热这一幕。

    诸多百姓疯狂向北,据说有几十万,且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去捡钱的,只要这些人在北方四处活动,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镇住北方啊!

    如此,困扰了大明百余年的北方治理难题……也就基本随之解决了。

    “狗东西啊!”

    阿喇哈青森一声叹息,暗自无奈。

    没办法了,准备回去吧,还要还千万两银子的债啊!

    转来翌日,京城一片热闹。

    除了诸多行商,便是连百姓都跑去外城凑热闹。

    约中午时分,陈玉胜等人出现。

    原本,陈玉胜笼络了近万人,结果一日之内出现了许多南边的行商,于是一行人联合起来,总人数,更是将近三万。

    “哈哈,祝陈兄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收获满满,平安归来!”

    许多人冲着抱拳。

    陈玉胜也是一阵激动,心底澎湃:“多谢大家吉言,待我归来,当设宴款待诸位。”

    一番寒暄后,三万人马徐徐出了城,在一众人的注视下,渐渐远去。

    北上,捡银子。

    而随着陈玉胜等人的离开,其余行商也都放下戒心,大张旗鼓的行动起来。

    先前,动向不明,没人能确定朝廷是否会拿“流民”说事。

    现在,事实已证明一切。

    朝廷,不管啊!默认了大家伙北上!

    于是乎,一个个都急速准备着,吃食、车马、草料等等,大肆购买。

    而也正因诸多商品大肆交易、运输,繁忙之中的京城,显得格外的兴盛。

    “果然,财帛动人心啊!”

    城楼之上,看着这一幕幕,弘治皇帝感叹。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京城,为北行做准备,其总数量已不输京城的人口数。

    “陛下,臣突然想到一副名画,不出意外的话,此画应在李公手里。”旁边,宁远开口。

    “哦?”

    弘治皇帝略微侧目,又看了看眼前的景色,出声道:“可是那清明上河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