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首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857章 羞耻
    和议文书签订的日子,到了。

    这一日,京城戒严,各个主要街道站着一排排巡卫人员,诸多百姓不得轻易活动。

    到得中午时分,文武百官开始列队。

    此一番的和议仪式,十分的郑重,大概以大朝会的方式举行,期间为了彰显严肃与隆重,京城五品以上大员皆需入朝。

    宁远身穿大红蟒服,大摇大摆的走在街道之上,倒也像模像样。

    这蟒服是御赐的,他几乎没怎么穿,平日里要么身着甲胄,要么一身便衣,轻松舒适,偶尔穿这么一下官服,官威立刻凸现出来。

    “狗贼!”

    “狗贼误我大明!”

    “必杀狗贼!”

    远处,有声音传来,吵吵闹闹,驳杂不齐,却是不敢在主道上行走。

    宁远顿了顿,莞尔一笑。

    这些读书人的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如此重要隆重的日子,尤其关乎大明威严,竟还敢闹事?

    他也没太在意,直奔午门而去。

    此一刻,午门前文武百官齐聚,分班战列,足有两三百人,甚是热闹。

    宁远上前,一一打招呼。

    也都是老熟人了,倒也不眼生。

    倒是武官这一班,扛把子英国公张懋为首,跟着是定国公徐永宁、成国公朱辅、保国公朱晖,再下一位,宁远便不认识了。

    他冲着旁边的老爹使了个眼色,宁合雍便抬手指了指南边,宁远会意过来。

    这是南京来的,魏国公徐俌。

    好家伙,阵势不小啊,大明的诸多国公几乎来齐了。

    而后他看向了老爹,而今封地也改了,有了正儿八经的公爵名,信国公,寓意倒是不错,可在诸多公爵中地位却是最低的,站在了诸多公爵的最后面。

    “还需继续努力啊!”

    宁远暗想着,鼓声已然响起,百官列队而入,过了金水桥,于广场整队。

    不多时,随着甩鞭声响起,弘治皇帝赶至,再鸣鞭,百官见礼。

    整个流程,比平日间的早朝复杂了许多。

    原本,这便是正常的早朝,自文皇帝迁都京城后,因天气寒冷,这等正儿八经的早朝才少了许多,平日里,多是几十大员商议政事,这等繁杂礼制便少了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大明……”

    大太监萧敬开始宣旨,将瓦剌、鞑靼两部求和一事简单说道了一番,待得百官齐呼万岁之后,略作停顿,才继续唱道:“宣瓦剌汗王阿喇哈青森、鞑靼使者图鲁勒图觐见。”

    一片肃静间,两道身影自后方走来,到得跟前处,皆伏跪而下。

    “瓦剌汗王阿喇哈青森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鞑靼使者图鲁勒图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二人见礼,却是没有称臣。

    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两部非是大明的臣国。

    一套正式的流程完毕,有数名小太监搬来一张桌子,萧敬持着四份纸张,走到跟前,将纸张摆放在桌子上。

    弘治皇帝这才温和开口:“此乃议和文书,两位使者可先行阅览一番,看是否有不当之处。”

    事实上,这文书的具体内容根本无需观看,瓦剌、鞑靼皆是为求和而来,还不是大明怎么说怎么是?

    所以在场唯一的女性图鲁勒图没有动,转而看向阿喇哈青森。

    阿喇哈青森本也不想看的,奈何心底不安生啊!

    诸多和议条件他自是与宁远谈好了,可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出现岔子啊?

    于是他小心的踏前几步,平复心绪,拾起一份文书看了起来。

    入眼是一番寻常言语,无外乎大明与瓦剌如何如何,自此后和议,跟着是诸多内容,譬如双方不得互相攻伐,友好和睦等等。

    看起来倒像是正式的文书,实则……屁用没用。

    因为根本没有任何惩戒的措施。

    一直看到最后,阿喇哈青森也没看到关于赔款、割地的字眼,整个人不自觉的……懵了。

    这……怎么回事啊?

    没有赔款、割地?只是普通的和议?

    不对劲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