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首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15章 圣人悟道(2/2)

    王守仁认真思虑许久,摇了摇头:“何解呢?”

    宁远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本公子要是直接说出来,那本公子不就是心学的开山鼻祖了?

    你王守仁、王伯安、王阳明的圣人的位子还能坐稳?

    他无奈万分,仔细想了想,问道:“何为理?”

    王守仁当即沉默下去,细心思索起来,时而皱眉,时而傻乎乎的笑。

    宁远耳旁倒是清闲了许多,可也有些怪异。

    深究起来,他这已经是给王守仁提点了一个思路。

    毕竟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最根本,便在于一个“理”字。

    理是什么?

    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行为处事的方式。

    前贤朱夫子朱熹便提出,理在物上面,故而才会有格物致知。

    另有先贤陆九渊提出了与当朝主流不符的言——理在心里。

    直到王阳明龙场悟道,一种基于先贤又超脱的理论提出,为当代死寂一潭的儒学带来的了光明。

    简而言之,他这是给王守仁提供了一个思路。

    用后世的话来说,那便是催化,直接将王守仁往心路上面领。

    如果王守仁参透心学的开端,一个新的流派便会在最短时间内发扬光大,影响整个大明,影响未来。

    在后世,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教育家名作“行知”,也是因此而来。

    自然,也有“一生俯首拜阳明”等经典典故,影响深远,门徒广传四方。

    大军不急不缓的向着霸州而去,待得天色渐黑,也才行了五十里。

    宁远一挥手:“安营扎寨,该吃吃,该喝喝!酒肉不限!”

    后面的众多将士齐声欢呼。

    正常来说,行军打仗,是不允许喝酒的,这是历来已有的规矩。

    可在大将军这里,没有规矩,吃喝随意!

    当晚,许多将士都喝多了。

    宁远也带着几分醉意,写了一份书信,命驿站之人快马加鞭送往霸州知府衙门。

    内容很简单:本将军已率领十万将众,赶赴霸州,知府大人稍安勿躁。

    一侧,王守仁自是见到宁远的一举一动,不由得惊奇万分:“公子此计谋,高啊!”

    宁远笑了笑:“某听闻,江西广信有一人,姓娄名谅,其有一子,曰娄性?”

    王守仁点头:“不错,不瞒公子说,娄谅乃是学生启蒙大宗师,格物致知正是大宗师所教诲。”

    宁远不由得眼冒亮光:“某又听闻,娄亮有一孙,曰娄素珍,可婚嫁否?”

    王守仁:“……”

    饶是以他的脑回路,一时半会也没回味过来。

    这……什么意思啊?

    怎么感觉宁公子仿似看上那娄素珍一样?

    他清了清嗓子道:“学生听闻,娄师妹应是许给宁王朱宸濠了。”

    “呀,是吗?可惜了啊!”

    宁远摇头晃脑,醉意上头,不自觉有些惋惜。

    终究是晚了几个年头,若是趁早,说不得还能见到娄素珍之姿容,可惜啊!

    那娄素珍可是有明以来,少见的大才女、大美女啊。

    可最终,嫁给了宁王。

    宁王发飙又造反,娄妃最终的结局便是投江自尽,岂不令人惋惜?

    也是这时,王守仁缓缓道:“经过公子点播,学生略有所得,公子问“何为理”,学生思前想后,最终渐渐总结了三个字。”

    宁远猛的一颤,侧目道:“你得到了什么?”

    王守仁想了又想,道:“学生以为,理不假外物,也不再心中,因为,心即理啊,先生以为呢?”

    轰!

    宁远顿感头皮发麻!

    这……这就是天才吗?

    他只是稍加点播而已,这这这……竟是直接悟道了!

    心即理!

    心学的开端,也是大成之所在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