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中雨。
清暑宫重建工程暂时停下了。但蕃人们没有停工,而是到室内工作。
山脚下有一个大型工棚,棚内堆放了海量的木材,已经阴干一年之久了。有役工不断往上洒水,保持木材整体湿度维持在一个均衡的范围内。
而在工棚东面,立起了一个土窑。土窑是来烘干木材的,无论是造船、修房还是做家具,对木材的需求量都很大,光靠木材阴干太慢了,有时候等不及,只能用窑来烘干了。
这是邵树德提出的点子,在大唐也是独一份了,反正他没见到其他地方这么做的。
木材烘干窑并不是汝州唯一的“工业元素”。
在夏梁战争最煎熬的那段时间,修武那边曾经派人到汝州来考察设立军械作院的可行性,以就近生产,供应前线。不过战争很快就结束了,此事没来得及继续,但工匠们在梁县附近发现了煤田,认为可以开采。
这是意外之喜,仔细想想,也不算意外。后世明朝洪武年间,在河南西半部分大力开采煤炭,主要就是汝州梁县,河南府寿安、新安、巩三县,邓州穰、内乡二县,以及蔡州朗山县等地。
邵树德当然知道河南在后世也是煤炭大省,多多开采好处很大,无奈他缺人,因此目前就同意了汝州梁县开采煤炭,也是为了就近供应木材烘干窑以及即将建立的砖瓦轮窑——全他娘是给他修宫殿用的。
其实宫殿已经修好大半了,目前在建的主要是一些新增的建筑,因为人手匮乏,速度很慢。
邵树德最近一直住在清暑宫内。这一日午后,储氏披着薄纱,拿来一块丝巾,爱怜地给儿媳擦了擦额头。
“张夫人妙哉!”邵树德舒服地叹了口气,抱着解氏不动了。
储氏啐了一口,下意识代入了昨晚的自己。
一炷香后,李忠在外面轻声呼唤。
“这厮!也太机灵了点,都掐着点过来了。”邵树德笑骂道。
储氏、解氏尽皆脸红。
邵树德穿好袍服后,出了殿门。
储氏拿来一方枕头,给儿媳垫在下面,解氏感激地看了婆婆一眼。
“什么事?”邵树德问道。
“朱全忠已回汴州。”李忠答道。
说罢,又仔细讲了细节。蔡水、汴水都直通汴州城,有水门直入城内,然后出汴州入黄河。朱全忠就是这么走的,方便快捷。
定难、铁骑二军沿途追击,不过被下雨耽搁了几天。路上啃掉了部分梁军,计俘斩五千余人,主要是破夏军及神武、天武二军。也就是说,朱全忠最后带了五万五千人左右蹿了回去,听说正在整顿部伍,提振士气。下一步的动向,多半还是先巩固汴州防务,然后力争对滑、宋二州的控制。
“汴州现在还有存粮吧?”邵树德问道。
李忠这人还真的什么杂七杂八的消息都能打探来,只听他说道:“有,坚持到年底不成问题。不过今年收成应该大受影响,明年青黄不接那会,如果没有外界援助,怕是难了。”
是啊,青黄不接的时候最是恼人。邵树德刚镇夏州的时候,去范延伯家里,他就说靠吃瓜果、糠菜甚至桑葚之类度日。汴宋农业被破坏得这么厉害,届时真的会出问题。
其实,出问题的又何止汴宋?陈许蔡颍亳就没问题了吗?
邵树德突然觉得玩女人不香了,他要为老百姓解决吃饭问题。
“既然汝、蔡等地都是我的地盘了,那么六月麦收之后该整饬一下了。把二郎叫来,随我出行一趟。”邵树德吩咐道。
李忠找到邵承节的时候他正在练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