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朝会
赵瀚端坐于大殿之上,对朝臣们说道:太子已经十七岁了,婚事讨论了足足一年既然争执不休,那朕今天就折中决定,太子正妃和侧妃,不看其出身贫寒或富贵,只从各省的女学生当中选取须达到以下条件――
第一,相貌端庄,性格贤淑;第二,至少要中学毕业;第三,年龄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第四,须无婚约,悔婚送选者严惩
每省选出十人,汇于司礼监复选先考文化,难度略低于中学毕业考,防止地方官员舞弊选送考试选出前一百名,剩余流程,按前朝遴选皇妃的规矩来办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阁部官员们面面相觑,皇帝没有提前打招呼,直接在朝会上宣布决定,只有脑子发傻的才会再反对
那些有中学女毕业生的家庭,得到消息估计会挤破头报名贿赂官员的,撕毁婚约的,肯定不在少数,就想着把女儿往皇宫里塞即便最终落选,回到家乡也有面子,家里的门槛都要被媒婆给踏破
也有少数官员,明白皇帝另有深意,这是在鼓励女子读书啊太子大婚,一位正妃,两位侧妃
但这次只剩一个名额,因为太子已经有两个青梅竹马女方家里也知道情况,一直没给女儿定亲,都快把女儿拖成老姑娘了
户部右侍郎乔弘道,此刻就兴奋又忐忑
他的女儿乔婺华,跟太子感情颇深万一女儿成了太子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仕途按照前明的规矩,皇帝或太子的老丈人,那是不能继续做文官的一般是赏赐锦衣卫职务,然后封侯或者封伯,从此做个富贵清闲的爵爷
很快就有人手持笏板出列,问出了乔弘道想问的问题
首辅宋应星问道:陛下,若有大臣之女被选为太子妃,是否免除官职再封爵位若不免除官职,会不会出现外戚干政
赵瀚对此早有考虑,只是一直没有公布:前明养出上百万废物宗室,大同新朝不可再重蹈覆辙从今往后,不论宗室还是外戚,皆可科举做官,皆可自谋营生不过,宗室和外戚做官,最多只能做到正三品另外,皇帝五服之外的宗室,不受任何品阶的限至,便是首辅也可做得
布政使属于从二品,设置正三品限至,是防止宗室外戚主政一省
而皇帝五服之外的宗室,血缘正统性已经很低,想通过政变造反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不用再去限至了如果真有宗室政变成功,说明大同朝已经烂到骨子里,换个有能力的宗室做皇帝说不定还更好
陛下圣明!宋应星退回班列
乔弘道却目瞪口呆,他现在就是正三品,如果女儿做了太子妃,自己这仕途也基本到头了也还能继续往上爬,但最多能爬到左侍郎
赵瀚又说:皇长女也到了婚配年龄,翰林\钦天两院,可有未婚之青年才俊年龄须在二十岁以下,便是研究生也可以
钱谦益和萧时选同时出列
钱谦益说:回禀陛下,臣退朝之后,便去查明情况
萧时选则说:臣有一弟子,年方十八,出身清白,精通数学,品学兼优
赵瀚说道:朕过几日到东郊打猎,你们把合适的才俊,全都一起带过来,让他们跟公主见见面
到了赵皇帝这里,选驸马就更有意思,竟然直接在翰林院和钦天院挑选反正这两院的学者,一般不会去做政务官,对他们的仕途没有任何影响
数日之后,皇帝带着后妃和子女,浩浩荡荡前往紫金山猎场
不仅有皇长子赵匡桓\皇长女赵福荣随行,皇次女赵含锦\皇次子赵匡砸惨徊4チ
这些皇子皇女,全都在皇城学校读书,只是不像太子那样额外请老师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太子意外病逝,其他皇子也能立即补上,无外乎增加相关的储君课程而已
赵含锦今年十四岁,她掀开马车窗帘,探出脑袋往后看,甚至掏出千里镜观察一番,缩回来说:大姐,我看清楚了那些青年才俊,足足来了七个,有两个生得颇为俊朗
与我何干赵福荣羞红了脸
赵含锦说:里面有一个,可是你未来的夫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