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616章 万能的病理切片
    如果按照病因学编制一张病史调查表,这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也需要水平,要将所以可能的病因化为具体的事件。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漏掉什么重要信息,但是也有个坏处,属于满天撒网,没有针对性。

    杨平在心里思考,病史有隐瞒或者遗漏,但是体征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这个病人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坏死,进行性的四肢坏死,从右手和右髋部开始,以右手和右髋部最明显。

    为什么右手和右侧髋部是坏死最明显的地方?

    这个人是右利手,不是左撇子。

    右手和右髋部联系在一起,手是暴露的,髋部一般被衣服裤子遮挡,不应该在同一暴露等级。

    有一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致病源用右手去拿,然后放在右侧裤子的口袋里,这样右手和右髋部就变成同等级的暴露。

    莫非是?

    抓住这个特点,杨平心里有了一个答案,但是医学讲究证据。

    “坏死组织有没有取样本做病理检查?”

    杨平觉得病理检查是个神奇的方法,这些细胞虽然坏死,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产生了什么变化,弄清楚细胞究竟怎么个死法。

    “取了病理标本,没这么快,关主任出去开会明天才回,病理科医生经验不足,不敢发报告。”

    谭主任非常老到,取病理标本那是必须的流程,他怎么可能犯低级错误。

    不是只有考虑肿瘤才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这种组织坏死,病理检查也能提供很多信息,以明确诊断。

    只是作为骨科医生,不会看病理切片,不然谭主任亲自杀到病理科,自己看病理切片。

    要明确诊断,病史采集是前端工作,而病理检查是靠后的压轴工作。

    既然病理科主任外出,手底下的医生不敢发报告,说明这个病还是比较罕见,但是大家都是临床医生,除了读书时看过几张切片,参加工作后与病理科的联系就是病理检查申请单和那张病理报告。

    病理科和临床科室医生之间通常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

    “那只能等明天看看病理报告是什么情况。”普外科方主任也无奈。

    而且就算关主任回来也不一定能够起到什么推动作用。

    “我下去看看病理切片?”杨平决定病理检查是个突破口。

    你会看病理切片?临床医生会看病理切片?别搞笑行不行。

    众人看着这个青年才俊,不知道怎么说。

    “我们下去看看。”

    杨平又低声跟身旁的宋子默和徐志良说,反正手术做完,有的是时间,既然是大家讨论,那就各人按自己想法来思考和行动,最后汇总到一起。

    两位大将点头,在杨平的要求下,他们经常去病理科看切片。

    “要不,大家继续讨论,我们去病理科看看?”杨平向张教授申请临时离场。

    张教授允许:“你们几个去看看吧?”

    杨平、宋子墨和徐志良临时离场,病理科在另一栋楼,那栋楼全是辅助科室,什么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心电图等等。

    三人也不耽误时间,风风火火地杀到病理科。

    医生对疑难杂症有一种天然的兴趣,所以三人有点打鸡血的感觉,一天手术的疲劳当然无存。

    病理科不用值夜班,三人赶到病理科,人家已经准备关门打烊。

    最后一个离场的医生温博士正准备关灯锁门,看着这三个人气势汹汹地杀过来。

    温博士下意识挡在门口,定睛一看:“杨教授?宋博士?徐博士?”

    “你们这是?”温博士十分惊讶。

    “不好意思,耽误你下班,我们想过来看看一个病人的病理切片?”杨平赶紧说,耽误人家下班很不好意思。

    “哦!”

    温博士打开门开灯,将三博医院的大神迎进办公室,此时的病理科空空如也,巨检室、镜检室、免疫组化等等,各个工作室都空空的,电脑也处于关机状态。

    听说三位是来看病理切片,温博士颇为高兴,他平时就喜欢一个人捣鼓病理切片,对这些枯燥的玩意很有兴趣。

    现在有兴趣相投的,岂不妙哉!

    病理科是个寂寞的清水衙门,没钱,还非常寂寞,病理学的博士那是更加孤单寂寞,整天在显微镜下看切片,看得眼花脖子痛,整天眼里都是细胞,有时候一天工作下班,看到路上的行人,身上全是五彩斑斓的细胞。

    “哪个病人?”温博士将灯全部打开,然后又是开空调。

    “创伤骨科,张铁军!”杨平报出名字。

    徐志良送上小纸条,上面写了名字和住院号等信息。

    “张铁军?”

    温博士更加来兴趣,他立刻从储片盒里挑出了张铁军的病理切片,好几块,将其中一块小心翼翼放到显微镜下。

    “杨教授,关主任说你不仅会看病理切片,水平还很高,我是不信,在中国,外科医生会看病理切片,我是没遇到过,你是冲这个病人来的,那你看看,这是什么?”

    温博士大马金刀的坐在旁边,就像考官等着杨平看,这说话也不好听。

    好在杨平宋子墨徐志良三人也是同类的学术男,没那么多讲究。

    这家伙对这个切片已经研究一整天,看出来究竟是什么,只是等明天关主任回来发报告,因为太罕见,他得等主任签字才发。

    “看看?”

    杨平也不客气,坐到显微镜前。

    温博士指着切片:“看看!”

    就像两个流氓打架的前奏:过两招?过两招!

    看看就看看,系统空间那玻片反正不值钱,当时不知道看了多少,这是基本功。

    温博士在一旁翘着二郎腿,工作这么久,还从来没这么好玩。

    杨平调节好显微镜,开始看病理切片。

    这是台多头显微镜,徐志良和宋子墨也坐在显微镜旁,进入视野。

    多头显微镜方便教学和讨论,大家围着显微镜,通过不同的目镜,可以看到同一个视野。

    四百倍的显微镜下,杨平正在仔细观察放大的细胞。

    看病理切片很考验耐心,要能够不急不躁,静下心来慢慢看,找出细胞的一些特征性改变。

    比如细胞核,在光镜下可以看到核膜、核仁,其形态、位置、大小、染色等等,都是判断的依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