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那个时候,他们这些人也已经死了,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却可以回来。
“我觉得吧,咱们现在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现在要是不管不顾,选择和明国硬拼,那就只能落得一个下场,那就是亡族灭种。
当年,纵横在草原上的匈奴和突厥,不都是这样被南边的那些人拖垮的吗?咱们现在要是什么都不管,就这样在这里死磕,结果和那些人没有什么不同。
我的意见是,咱们一路往西,先去金帐汗国那里。陛下的皇帝位是从忽必烈汗那里传下来的,就算咱们现在落魄了,他们也得认。
不管怎么说,不管干什么,咱们总要比这里长叹短嘘要强吧!”
阿鲁帖木儿认认真真的分析着,他的主要看法就是西去。
人要是倒霉,放屁都砸脚后跟。
脱古思帖木儿始终觉得,自己就是那么最倒霉的人。
本来只是一次平平无奇的南侵,本来就只是一次再也正常不过的打草谷。
虽说最近这几年明军很厉害,可他们这些人是吃这碗饭的。
如果只是打草谷的话,那也非常的容易,而且,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多的士兵。
可问题就出在了也速迭儿的身上,这个王八犊子,说什么明国皇帝就在密云后卫,身边的防守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时,也速迭儿一阵忽悠,把脱古思帖木儿忽悠的分不清东南西北,直接将军中所有能调动的兵马全都调给了也速迭儿。
可惜啊,脱古思帖木儿盼望的那个结果没有出现,千等万等,最后等来了一个全军覆没的结果。
看着大帐中的吵作一团的众人,脱古思帖木儿一拍自己的脑门,不停的叹气。
自己好歹也是皇帝,可现在竟然沦落到该往哪里跑的地步,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耻辱。
可是不跑又能怎么办呢?难道,就等着被明军追杀吗?
看着犹豫不决,始终下定不了决心的脱古思帖木儿,阿鲁帖木儿再次开口道:“陛下,明人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咱们这只是退避锋芒,一旦恢复元气之后,就可以重整旗鼓,杀回中原!”
脱古思帖木儿还是下定不了决心,只是愁容满面的摆了摆手,“诸位,退下吧,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脱古思帖木儿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哪里有他祖辈的果决?
大帐中的众人退了出去,留下了脱古思帖木儿一人。
脱古思帖木儿这一考虑,考虑了将近半个月。
当九月份即将来临的时候,朱元璋率领着大军已经到来,距离金山不远。
冯胜也帅领着兵马,来到了金山外围。
为了这次战事成功,朱元璋派遣出了大量的夜不收,遮蔽了战场。
因为大量的夜不收遮蔽了战场,所以脱古思帖木儿这些人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率领着大队人马前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这些人已经处于了危机当中。
甚至他们这些人还为到底西去不西去而吵个不停。
不管是哪个王朝,一旦到了王朝末年,其朝臣内部之间就会有无法调和的矛盾和分歧,不敢说放之天下皆准,但是在脱古思帖木儿这里,却是非常准确的。
也正是因为这双方人马不停的争吵,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以至于脱古思帖木儿到现在都没有下定决心,如果他能提前下定决心,一直西逃或者南下的话,说不定此时早已经逃出了朱元璋的追击。
可能是老天爷要让他们灭亡,时至今日,他们都没有动弹。
陈松和朱棣所率领的那些骑兵疯狂的遮蔽着战场,在金山东边以及南面,只要是鞑子的探马出现,就会在第一时间受到绞杀,以至于现在的脱古思帖木儿就像瞎子一样,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局势是什么。
脱古思帖木儿当然知道,朱元璋会一直追击,可他并不知道朱元璋追杀他的决心有多大。
人只要有后路,那么就会变得犹豫。
当脱古思帖木儿和他的这些手下知道主力部队被全歼时,在逃命的时候,恨不得能生出八条腿疯狂的逃窜,可一旦现在稍微安定下来,人性当中的懒惰便战胜了一切。
再加上,从宋朝开始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哪支军队一直追杀到这么远的地方。
以这种心理代入,他们以为朱元璋也不可能追杀到这么远的地方。
可现在的他们失策了,朱元璋已经屯兵在金山外围,可是他们现在还在争个不停。
……
朱元璋的大帐中,众多将领齐聚一堂。
冯胜站在朱元璋的面前,身上的铠甲明光瓦亮,他朝着朱元璋拱拱手,神色肃穆。
“陛下,臣率领的两万大军,现在已经到达了金山南面一百里处。如果陛下军令下达,那么臣可以在一天之内往前推进五十里!”冯胜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大帐当中不停的回荡着。
冯胜的功劳可能没有徐达那么大,但也是一员猛将,冲锋陷阵更不在话下。
冯胜说完话后,便站在了旁边。
徐达走了出来,说道:“陛下,我们现在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以及武器弹药,这些粮草完全足够大军三月之食。
在这三个月期间,大军完全不用担心粮草不够这个问题。除此之外,所运输的武器弹药,也足够将鞑子们彻底的抹杀!”
这些将领们一一站了出来,禀报着现在的情况。
轮到陈松的时候,陈松所说的论调和大帐中的这些将领不同。
大帐中的这些将领所说的,主要就是现在的局势以及军事部署情况。
可是陈松却没有说一星半点,在之前的时候,陈松已经数次向朱元璋禀报过,说这些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陈松看着朱元璋,拱了拱手,道:“陛下,金山这里盛产黄金,金矿丰富,臣恰好知道哪里有黄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