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百八十六章:君臣不相负,来世复君臣(6.4k)(2/2)
    “踏踏踏————”

    明军的阵中陡然出现了一阵整齐的踏步声。

    孙坚的眼神微凝,一群头戴着黄巾,身穿着写满着经文的战袍,浑身几乎被甲胄所覆盖,手持着短柄铁锤和双弧盾的明军士卒越众而出。

    孙坚的瞳孔微微放大,他知道那正是明军之中的黄天使者。

    如今他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而这些黄天使者,正是送他步入黄泉的使者……

    “咻————”

    哨音再起,那些正在前行的黄天使者齐齐停住了脚步,所有明军军卒也在这一刻尽皆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们的目光都看向了同一个方向。

    孙坚举目望去,一杆高大的土黄色大纛旗首先映入了孙坚的眼帘,而后九面日月星辰旗紧随其后,再然后是无数迎风飘扬的虬龙旗。

    马蹄声响起,明军严整的军阵在缓缓向着左右分开而去,腾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许安……”

    孙坚的面色阴沉,看着眼前的来者,那张脸孙坚永生永世都不可能的忘记。

    凝视着不远处被一众甲士所环卫的许安,孙坚的神色越发的深沉。

    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在广宗之时便会杀了许安,杀了这个狼子野心的叛逆!

    只可惜,这一切终究不过只是虚妄。

    他并没有可能返回昔日,昔日他也料想不到今日会发生的一切。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切都开始转变。

    那些他原本不屑一顾的黄巾,竟然拥有了足以击败他们的力量,那般让人无比恐惧的力量。

    到底发生了什么……

    孙坚心如死灰,眼前逐渐恍惚了起来。。

    这天命难道真的不再眷顾汉室了吗?

    他们的先辈当真不再庇护他们了吗?

    为什么……

    旧日的记忆缓缓浮现在了孙坚的心头。

    永汉元年(189年),七月二十四日,那天是孙坚第一次见到刘协。

    他走入了陈都的王宫,站在殿外等着殿内的宣召,但是等来的却是亲自前来迎接的刘协。

    “孙将军请起。”

    就在他跪拜于地之时,刘协却是上前已经扶住了他的双臂,将他从冰冷的地面之上扶了起来,制止了他的行礼。

    刘协当时的经历,若是放在寻常孩童的身上,在短短的时间经历如此多的磨难,只怕是早已经将惊慌不已,言语无措。

    但是孙坚当时见到刘协的时候,刘协的脸上并没有半分的惊惧,他从刘协的脸上看到的只有坚定。

    那个刚刚重新登基不久,成为了汉室皇帝的少年天子站在殿内,面容坚定,言辞恳切,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将最高的权柄和其全部的身家性命也都一并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今封孙坚为豫州刺史,领假节,位次九卿!”

    ……

    “董卓与我,曾同帐为将,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报将军家门被害之仇……”

    面对着袁术,他的心中充斥着无尽的怒火,但是却只能是躬下脊背。

    接连的鏖战,星夜的奔驰,让他无论是身体还是精力都已经快到了极限。

    他说服了袁术,袁术的手重新和他握在了一起……

    ……

    太谷大捷,兵威进洛。

    他击败了董卓,收复了洛阳。

    晋封将军,加为万户侯,那個时候是他最为荣耀的时候。

    与之伴随而来的,则是数不尽的流言蜚语。

    陈都之中,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传出一些流言蜚语,甚至其中还有不少的细节。

    栽赃他孙坚要谋反的,又有言说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等等……

    “我刘协在此郑重起誓。”

    在东明殿内,刘协举起了手掌,郑重其事的开口许下了誓言。

    “若有朝一日,我背弃今日之誓言,听信谗言,而杀害功臣,则天命永不眷我汉室!”

    那番誓言,至今犹在其耳,掷地有声。

    对于陈都之中发生的事情,孙坚虽然不通政治,但是他又是如何不知道。

    刘宠心中的想法,王允等人对他的轻视,刘表的不信任。

    宫廷之中的风言风语,朝堂之上的明刀暗枪,全都被刘协所挡了下来。

    送到兖州大营的物资从来没有延误,刘协没有背弃他曾经许下的誓言。

    初平四年(193年),十一月十八日。

    在一众朝臣的反对声之中,天子力排众议,仍然下诏,诏令他为北伐军主帅,统领北伐一事,全权总理,并赏财帛百车,以犒赏北伐众军。

    随着封赏诏书而来的,还有一封帛书,那是刘协给他的私信,帛书之上,并没有长篇大论,只写了短短的八个字。

    “东明之誓,从未忘怀。”

    ……

    这天命若是真的不再眷顾汉室?

    为什么要给其中兴的机会。

    为什么要给他们这样希望?

    莫非真如太平道所言,苍天真的已死……

    那所谓的中兴之机,只不过是苍天垂死之际做出的挣扎,最后的回光返照……

    孙坚倚靠着古锭刀缓缓站直了身躯,面对着许安而立。

    死亡即将到来,但是在这一刻,孙坚却是感到内心无比的平静。

    他的胸腔已经不再灼热,他的心神逐渐的平静了下来,他赤红的眼神也逐渐的清明的起来。

    他只是可惜没有早一步攻下繁阳,若是能够早一步攻下繁阳或许一切都能被改写。

    只是历史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过事情无法变更。

    他们败了,只能将恶果吞入腹中,接受失败。

    就算他能够逃出生天,但是他也没有脸面去面见天子。

    气力正随着那些他的身上流淌而下的鲜血而慢慢的消失,他的身躯也越发的冰冷,甚至让他连保持着站立都无比的艰难。

    孙坚再度抬起头环顾着四周,他看到那些环卫在他身边甲士早已经是疲惫不堪。

    这些一直以来从江东、从吴郡便跟随着他的军卒,却只剩下了这最后的十余人。

    许安看着的他的眼神冰冷无比,孙坚知道自己绝无幸免之理。

    落在许安的手上,死亡是最终的归宿,但是绝不会立即迎来死亡。

    甚至就算是死亡都可能不会解脱。

    曾经,他们就是那样对付张角,对付黄巾军。

    死后,那些亡灵仍然得不到安宁。

    他们身前受尽了困难,死后仍然被毁坏身躯。

    孙坚缓缓拔出了腰间的宝剑。

    宝剑出鞘,寒光摄人。

    剑刃映照出了孙坚那布满了血污的面容。

    “君臣不相负,来世复君臣……”

    孙坚面色平静,凝望着远方落下的夕阳,披戴着落日的余晖。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举起了手中的宝剑,松开了用来支撑身躯的古锭刀,凭借着自己的力气的站了起来。

    许安的看着孙坚,心情复杂无比。

    他和孙坚自始自终都是敌人,但是这并不妨碍许安敬佩孙坚。

    乱世之中,各路诸侯心思各异,就是刘氏的子弟,都有自己的算盘。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诸侯作壁上观,只有孙坚领军北上,义无反顾……

    许安敬佩的其实并非是孙坚,而是孙坚的品德。

    在国家危难之时,仍然有人抱着对于国家的忠诚,就算国家已经百孔千疮,但是他们仍然义无反顾。

    天地反覆兮,火欲俎;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明知大厦将倾,但是他们仍旧不愿意放弃,哪怕是粉身碎骨,他们想要挽救他们的国家。

    “大汉!”

    孙坚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宝剑,慷慨激昂,怒吼出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孙坚的身上,无论是汉军还是明军。

    “万岁!”

    孙坚面色赤红,因为激动,他的胸腔剧烈的起伏着。

    宝剑挥下,孙坚手执宝剑,向着许安所在的方向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大汉,万岁!!!”

    包围圈中,一众汉军皆是被孙坚所感染,他们皆是怒吼出声,跟随着孙坚向着前方冲锋而去。

    许安目光闪烁,一众明军军卒亦是为之而动容,就算是作为敌人,但是勇士能够得到所有人的敬佩。

    “咻——————”

    明军的军阵之中,哨音再度响起。

    一众原本止步的黄天使者,再度向前。

    天边,落日正在隐去自己的光芒。

    血红的夕阳映照着血染的大地。

    尸横遍野万籁俱寂。

    旧日即将落下,而新日即将升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