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五年多以前的中都城,现在的中都城完全变了个样子,苏咏霖几乎是重新建造了中都城的外城墙,比起原先的中都城扩大近三倍。
这还不算,中都外城墙其实至今尚未完工,未来还要继续扩大规模,使得中都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巨城。
据洪武四年三月份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中都城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八十万,算上日常流动人口,分分钟突破百万规模。
城市居民,外地商业人口和手工业人口把整座城市盘活,作为承接中原、连接辽东和大草原的交通枢纽,中都城拥有其他任何一座城池都没有的繁华和兴盛。
在这个逆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中都城的人口不减反增,商业日渐繁荣,以中都城为核心的华北经济体系正在成型。
这足以体现出苏咏霖经营之下的中都城到底有着何等的旺盛生命力。
如此巨大的人口规模,当然也需要一座巨城用以容纳。
而就眼下来说,南宋的临安城其实在人口规模上并不比中都城差,甚至于比中都城还要多上一些,商业也相当繁华,但是整座城市无论从什么角度上去看,都只能看出繁华之美。
而中都城能够看出的不仅仅是繁华之美,还有庄重威严之美。
虞允文有点军事思维和军事眼光,他很快就在心里产生了一种极为不忠诚的既视感。
中都城不仅给人繁荣之感,也给了人一种庄重、威严、不可触犯之感,感觉稍微有点不尊敬,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从而自觉地使外人缩手缩脚,遵纪守法,不敢乱来。
而南宋的临安城给人的感觉就是繁华有余,而庄严不足,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份繁华也可以属于我,让人看了就想动手动脚,并且成功地几率很大,一旦成功,就赚翻了。
这种奇怪的既视感让虞允文非常难受。
他不知道陈康伯和陆游是怎么看的,反正他是很不舒服的。
陈康伯和陆游并没有发表什么言论,整个南宋使节团也没有发表什么言论,或许是自惭形秽,或许是难以忍受,他们低着头,跟着王祈老老实实的向前走。
在中都城外,大明鸿胪寺卿陈光远率领鸿胪寺官员正在等待,见到了陈康伯等人之后,寒暄一阵,便把他们从中都城正南方向的承宣门带入了中都城。
他们进入城池的时候,也有一些普通民众和商旅正在接受城门卫兵的检查,并且依次有序的进入中都城。
南宋使节团作为外交使节,可以从特设通道接受检查并且快速通过,检查随行携带物品的时候,陆游一直都在观察正常明国群众进入中都城的一系列流程。
他发现这些人进入中都城的程序很简单。
若只是普通人,就递给城门卫兵一张纸,城门卫兵对着纸看一眼,然后记录几笔,就把纸还给了这个人,这个人收拾一下就可以进入中都城了。
若是商旅或者马车、牛车之类的,则需要下车接受检查,若携带货物前来,也要接受检查,确保货物没有问题、不违禁,同样也要递上一张纸给城门卫兵做记录,然后就可以收拾一下进入中都城了。
城门很大,很高,进入中都城的人们也很多,所以城门口设下二十多个检查通道,确保以较快的速度让人们进入中都。
让陆游有些惊讶的是,他没有看到有谁交钱给城门卫兵,仿佛并没有这个环节那张纸显然也不是什么财物,否则也不会被归还。
陆游看着使节团的检查还要有一会儿,陈康伯和虞允文都在盯着使节团带来献给苏咏霖的礼品,便悄悄靠近了被陈光远接替任务的王祈。
“王主事,大明子民进入中都城是不需要缴纳城门税的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