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百八十六章 朕可是很厚道的(2/2)
    慧明叹息了一声,皇帝看似说的很多,但是,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却是最后两句话。这是无解的难题,以佛门现状,要所有人不接受百姓的香火钱是不可能的。就是现在,因为没法私放贷款,佛门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很多,一些僧人已经有所抱怨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僧人的身上,也是如此。

    至于庙产,打从梁武帝时期到现在,都是佛门紧紧把控的。那么多的土地,僧众自然种不完,所以,好多时候都是如同地主一般出租出去的。土地所属寺庙,只要收租就好。

    毫无疑问,这两样,都刺激到了皇帝的逆鳞。

    一样脸色不怎么好看的,还有袁天罡等人。道门其实跟佛门没什么两样,最多就是这些年来低调的很,整体实力没有佛门那么深厚罢了。

    缴税,被监管。

    皇帝的话语,被浓缩以后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

    这两样,都触及到了佛道两门的敏感神经。

    说到底,两门中如同玄奘一般,是真正为了修行而加入的,还是半数以下。更多的人,是为了逃避朝廷的管束,渴望着“出家”以后获得“自由”。

    如果接受的话,恐怕他们反而要成为两门中的罪人了。

    冷汗,从每一个人的鬓角淌下。

    张了张嘴,哪怕是巧舌如簧的袁天罡,也被皇帝的野心吓到了。

    如果答应,道门还是道门吗?佛门,还是佛门吗?

    天气不热,但是六人都是如坠冰窟。

    皇帝已经开出了他的条件,今天,他们没有回答的话,如何能离开太极殿这张深渊大口?

    眼看着六人都是一副随时都会昏阙过去的样子,李世民笑了。

    听到皇帝的笑声,抱着万一的可能,众人都是抬起头来。

    李世民翘着二郎腿,悠然道:“那么害怕干什么,朕又不会吃了你们。袁天罡,你还记得孙思邈回来那一天,他那张字条上的字,和你那天说的话吗?”

    袁天罡努力的回忆起来,只是,那一天实在是道门的高光时刻,他回忆起来就剩下了畅爽,哪还有什么细节可言?

    一边的张守则见袁天罡想不起来,就说:“孙道长所写,是:老道是大唐人,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袁文贤也回答说:“袁天罡所言,为:孙道长说的没错,既然都是大唐人,确实不应过于尊贺。”

    李世民点点头说:“没错,就是这句话。那,朕问你们,你们是不是大唐人?”

    袁天罡、袁文贤、张守则都是点头。

    李世民又看向慧明等人,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问,但三僧还是点下了头。

    “那既然你们也是大唐人,那你们为什么能游离世俗律法以外?”

    李世民继续寒声道:“朕的军队,在边境亡命厮杀,才有了大唐内地的平安喜乐,才有了百姓的安居乐业。朕的军队,吃的是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发的是自百姓收税而来的军饷。所以,百姓享受这些,没什么问题。”

    话锋一转,李世民冷笑道:“那你们呢?你们对国朝没有任何的贡献,凭什么也能享受这些?”

    此话一出,袁天罡等人都是哑口无言。

    见太子所说的话有这样的效果,李世民并不意外。事实上,就是他听闻这段话的时候,都是恍然大悟。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有回报,必须有所付出才行。什么都不付出,就想着占便宜,那是蛀虫的做法。

    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惊讶于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上面来。你们对朕的国朝又没有贡献,朕为什么要给你们提供庇护?这句话,哪怕是放到朱雀大街上,也能说的出口。

    袁天罡眼睛一亮,试探着说:“可是陛下,不管是江淮大水,还是去年的岁寒,我道门....”

    李世民撇撇嘴说:“去年冬天的寒潮,正好在你们闹得很凶的时候,那是花钱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至于江淮大水的时候,没有东宫出面号召长安富商捐款援助,你们会跟随?”

    对于皇帝的话,没人能反驳。

    慧明叹了一口气,道:“只是陛下,您也应该知道,要我佛门道门都开始缴税,有多难。老僧这几人,虽然是佛道的首领,但是,如果此刻答应您,只怕出宫以后就会被唾沫淹死。

    特别是各地的佛寺,固守庙产几百年,您这一收,恐怕....”

    李世民笑了:“朕可是很厚道的,自然不会让你们六个被人骂死。朕只是阐述一个定论而已。事实上,你们劝民向善,还是有些用处的。所以,朕不跟你们要赋税,你们现在的庙产,朕也可以不收回。但是,有两件事,你们却必须要做到!”

    慧明、袁天罡都看向皇帝。虽然皇帝自言“厚道”,但是他们也清楚,恐怕皇帝开出不收赋税,不收回庙产的筹码,接下来的要求,也不会太轻松。

    站起身,李世民道:“第一,唐律一样适用于僧侣道士,而且是所有的条款。第二,但凡边境开战、民间遇灾,道佛两门必须支援朝廷。这也是给你们自己的脸上贴金,你们不会不愿意吧!”

    众人都是叹了一口气,他们清楚,皇帝提出的这两条,他们只有接受。

    彼此对视一眼以后,犹如突破万重阻力一般,六人都点下了头。

    微微一笑,李世民将身后的椅子推到一边,背着手返回了自己的御座。

    逼迫不可过甚,至少现在而言,已经是成功前进一大步了。不管是开战还是遇到灾难,佛门道门出钱,就能帮助朝廷省下来一笔,也相当于变相的缴税了。

    至于道门佛门因此而收获了百姓的好感,反倒没什么了。至少,将佛道彻底灭绝是不可能的,只能限制他们。

    另外....

    回到御座上以后,李世民开口了:“不要觉得不能接受,朕说了,朕还是很厚道的。从今往后,朕将会慢慢的开放两种度牒的发放。”

    听到这句话,不管是慧明三人还是袁天罡三人都是一喜。

    皇帝这里说的两种度牒,囊括了开设寺庙的和修行之人身份的两种。自武德年以来,两种度牒都发放少的可怜,好多上了年纪的老僧老道,都祈求自己活的短一点,因为这样,才能将他们那一份的度牒,让给没有身份的弟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