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三四八章 是龙潭,不是陈桥
    对司马恬提出的第一个任务要求,郗愔和法洁大师都没有意见。

    律法,是关中社会运行的底线,就算他们这些时日在京口还没有切身体会到,却也有所耳闻。

    若是一个以引人向善、教化百姓为宗旨的教派,甚至还要在关中律法上反复横跳,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到时候就算司马恬看不见,杜英也会主动出手。

    都督虽然没有在这个新的部门安插任何高层人手,但是中低层吏员还都是关中出身的,所以司马恬他们有充足的理由可以相信,他们所犯的错或者故意的疏忽,将会在第二天就直接为都督所知。

    届时都督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而他们,将会直接结束现在的“实习期”。

    想到这里, 司马恬也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明明这晋律,是我司马氏开国的时候为了恢复被乱世摧残殆尽的秩序而修编的,是司马氏生身立命的根基才对,结果现在倒好,真正推行晋律的,竟然是一个司马氏的反贼,反倒是司马氏本身,因为担心这样做会把世家往死里得罪,反而不敢。

    当真是可笑。

    可是偏生这晋律又是那反贼杜仲渊的祖先杜武库主持修撰,因此若是杜武库这个晋室大忠臣,甚至还是司马氏的女婿,得知自己的心血最后在子孙的手中变成了反抗司马氏的手段,又会作何感想?

    大概也只能说一句:

    你们真会玩了。

    ——————————-

    “司马氏失德,进而失国, 情理之中,死有余辜。”

    烈烈江风之中,刘牢之斩钉截铁的说道。

    杜英就站在他的身侧, 现在两人正乘着一艘蒙冲战船, 穿行在飘扬着飞雪的江面上。

    雪虽飘落,但冰终究没有封住浩荡奔流的江水。

    这波谲云诡的时局,虽然有层层迷雾,但是终究是要突破一切桎梏,向前奔流的,一如这浩浩大江。

    显然在刘牢之的心中,司马氏已经成为了这江水奔流的最大阻碍之一,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这从刘家现在的站队方式也可以看出来,刘建站在桓温那边,刘牢之站在杜英这边,但不管是那边,这司马家的忠臣,他们老刘家反正是不打算做了。

    有着相同想法的不只是刘家,朝中备受冷落和排挤的将门、北伐派,其实多半都是这等心思。

    早就已经看偏安江左的朝廷不满了,既然司马氏撑不起来大局,那我们支持能够北伐、愿意北伐的人, 岂不是应该的?

    把司马氏扫入故纸堆中, 让北伐成功之后的主上荣登大宝,又有谁能够说我们是反贼呢?

    因而刘牢之在对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彻底失望之后,已经从原来的中立派墙头草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关中主战派,既对北方胡人主战,也对江左朝廷主战。

    虽然这其中有年轻人头脑发热的成分在,但是一个时代的更迭,一个王朝的兴亡,其实往往是和一群头脑发热的年轻人脱不开干系的。

    普通人头脑发热,大概被骂一声“愤青”,但是刘牢之这种有兵权在手的人,真的可以掀起一场变乱。

    杜英突然有点儿担心。

    他看着眼前越来越近的龙潭码头,感觉有点儿像陈桥。

    尤其是此时等在码头上的那两道身影也逐渐明晰起来。

    袁方平和谢玄。

    又是两个头脑发热起来一样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的年轻人。

    “这里是龙潭,不是陈桥。”杜英语重心长的说道。

    刘牢之又不是穿越来的,自然听不懂,茫然的看向杜英。

    杜英这句话本来就不是跟他说的,而是在自我提醒。

    不过这也架不住刘牢之针对杜英所说的自我延伸,当即他慨然说道:

    “龙潭者,龙之所在也,潜龙跃渊,鸣于九天,此地,正应都督之字也。”

    杜英:······

    这也能强行解释?

    代汉者,当涂高。要不你也给解释一下?

    他眯了眯眼说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少将军,你说此处可有龙焉?”

    刘牢之顿时狂喜,这是暗示么?

    这简直就是在明示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