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扶余义慈难以置信地站起了身来,嘴皮子都在哆嗦。
「真的假的?这不可能,我之前收到的消息是平壤一带大军调动频繁,怎么就一下子要班师了。」
「燕左平,下官岂敢相欺,据传来的消息,唐国天子的御驾已经沿阿利水南下,而那高句丽君臣,也都已经离开了平壤,随同大军一同离开。」
「而且在那阿利水入海口处,大唐的水师尽聚于此地,分明就是要保护唐国的天子还有大军班师还朝。」
「这,这居然是真的?」扶余义慈可真是喜出望外地喃喃道。
而殿中的一干百济重臣都不禁露出了狂喜之色,弹冠相庆不已。
「来人,速速遣探子再去确认消息,务必要知晓,唐国水师的动向,他们离开了阿利水之后,是径直向南,还是往我百济而来。」
「另外,再调三万兵马,移驻熊津江两岸,务必要防备唐国水师突然袭击……」
此刻,扶余义慈就像是回光反照一般荣光焕发起来。
倘若唐国天子真的班师还朝,那么至少在短期之内,百济将会安全,仅仅凭着留下的唐***队,那肯定拿不下我大百济。
至于未来如何?谁特娘的管了那么远,先顾好眼前再说。
大唐天子准备班师回朝的消息,在百济上层传开之后,原本显得有些死气沉沉的泗沘城直接就沸腾了起来。
每一个人,都好像过了大年似的欢天喜地,毕竟,这也算是侥幸逃过了一回兵灾。
至于百济的老百姓们,除了诧异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得瑟乐呵之外。
为了能够在新的一年,继续艰难的活下去而奋力劳碌。
#####
李德奖此刻,已然再次登上了远洋的舰队。而这一次的远洋舰队的规模,可是比之前又扩张了数倍。
光是大唐使团成员,就足足有过百之数,另外,还有工匠近三百之数,良马百余匹。
另外还有大量的瓷器、丝绸、白叠布,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目前大唐才能够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此刻大祭祀索归商正满眼不舍地打量着那越来越远的地平线。
他不知道他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踏足故土,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
部落,呃……殷商王国世子李观海已然入读了大唐国子监,正在接受着大唐先进的思想文化的浇灌。
不仅如此,还有那些同来的殷商王国才俊们,此刻,大部份都已经入读于那专门教授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程氏大学。
这自然也是得益于那位程三郎的亲自指点。他告诉李观海,想要让殷商王国真正地崛起于殷商大陆。
那么就必须要掌握着远超殷商大陆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技能。
唯有如此,殷商王国,才能够真正地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就像学习大唐的农耕技术,可以让殷商王国的子民们向大唐的子民一般,用最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
更要懂得各种冶炼技术和探矿技术,唯有如此,殷商王国的勇士们。
才能够披挂上坚固的铁甲,使用远远比石质和铜质更加坚固而又锋锐的武器。
还有大唐那用水泥和砖石修建的房屋以及城池,短短的年余光景,就足以让一座城池拔地而起。
而现如今,殷商王国那座小小的石头部落,却是超过十代人,两百年才修出来的。
与大唐的城邦相比起来,顶多也就属于是一个村镇的规模而已。
好在,这些好宝贝,康慨的大唐有的许多东西,作为大唐的藩
属国,殷商王国也将会拥有。
大祭祀索归商相信,等到自己回归到了殷商王国之后,在那些大唐皇帝陛下派遣来的工匠们的指导之下。
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原本只能分散开来的殷商王国的子民们,又将会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大集体。
开垦出更多的良田,建造更加坚固的城池,在那茂密的丛林间,兴修出一条条,可以让殷商王国的子民们大步行走的坦途。
还有那些强壮而又力的牛马,一个会让殷商王国的百姓们耕作更加的省时省力。
而另外一个,则会让殷商王国,拥有那种可以横纵殷商大陆,来无影去无踪的机动兵种。
还有那些美妙的马车、牛车等运输工具,将可以让殷商王国与其他城邦之间的大规模贸易成为可能。
听那位程三郎的话,大唐皇帝陛下,似乎有意再寻找其他的愿意向大唐效忠的殷商遗民部落。
未来,殷商大陆的部落,将不会再难以语言共通,所有人都能够操着熟练的大唐官话进行交流和贸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