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位戎马半生的大唐皇帝陛下身边还站着那位观政的太子李承乾。
虽然李承乾对于军事,实在是缺乏天份,但好歹他是一位谦虚好学的好太子。
听得十分地认真和专注,这样的态度,让李世民深感欣慰,最怕的就是不懂装懂。
就连李靖这位久不出家门的大唐军神也被请了出来,此刻也在沙盘跟前,抚着长须,目光闪烁不定地盘算推演着什么。
至于程大将军,虽然他将会留在洛阳负责大唐帝都的安保,可并不妨碍他出现在这里,跟一帮老兄弟对着沙盘指指点点,小声议论不已。
现如今,陛下尚未明确前往高句丽的将领人选,一干武勋重将,全都挤在了一起。
纷纷显摆各自的将略智计,至于那些完全依靠勇力取胜的将领,只能勐翻白眼。
毕竟有些人作战靠的是智力天赋,比如李道宗,有些人靠的则是**天赋,比如尉迟恭,当然,也有不乏文武双全,诗书传家者,比如程咬金。
李世民听了李道宗的这一番分析之后,颇为欣慰地抚着长须嘉许了那位营州都督张俭几句。
毕竟这位搞高句丽还是搞出了些成绩的,可以说,至少为接下来的御驾亲征高句丽,先试出了高句丽现如今的大概斤两。
并且,让高句丽兴大军于辽地之后,如此一来,必定会影响到高句丽国内的秋收,更加地利于大唐收拾这个向来嚣张跋扈的高句丽。
#####
接下来,李世民又询问了诸军的调动,当然还有各种物资装备的运输情况。
等到诸文臣禀报之后,李世民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朕决定,一个月之后,离开洛阳北上幽州,望诸位……”
“捷报!
!”一声高亢而又尖锐的吆喝声,瞬间就传入了武安殿内。
赵昆不待李世民吩咐,就朝着殿门方向大步而去,赶到了殿门口,就看到了一名宦官满脸兴奋之色地狂奔而来。
在这名宦官的身后,则是两位禁军,搀扶着一位脚步虚浮的信使走在后方。
武安殿内,不论是李世民还是一干文武,此刻都不约而同地支愣起了耳朵凝神倾听。
就听到了那赵昆厉声喝问是哪来的捷报。
“禀赵将军,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传来的报捷文书,以及齐王殿下传来的奏折。”
“李绩卿家的报捷文书……快,拿来给朕。”李世民顿时两眼一亮,大声喝道。
很快,赵昆就捧着一个木匣子进入了武安殿内。
“这么快他们就跟百济分了胜负了?”尉迟恭忍不住小声地滴咕了句。
李客师忍不住小声地滴咕了句道。
“百济宵小,胜他们轻而易举,他们若是不能胜,那才叫奇怪。”
“……陛下的表情,为何如此夸张?”程咬金狐疑地打量着正在看着手中捷报的李世民,不禁奇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