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百六十七章 矿(2/2)

    冒顿若有所思的回答:

    “是因为我们的速度。”

    “因为我们可以随时撤走。”

    “因为我们可以到任何一个他们找不到也追不到的地方。”

    “然后再突然集中兵力袭击他们的薄弱处!”

    应该说冒顿单于分析得很对。

    骑兵在草原就有这好处,这里注定是骑兵的天下。

    骑兵在这里就是“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如此空旷的草原想要逃到一个地方很容易,只要有水有草可以喂马就可以了。

    如果匈奴缺食物? 就算喝马奶也可以凑和几天。

    但是? 想在这么大的草原找到一支部队那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于是从一开始,匈奴和秦军在战术难度上就严重失衡……前者逃,后者找。

    逃可以随便逃,找却累死也找不到。

    而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匈奴? 却可以派出游骑侦察判断秦军的补给线? 然后绕到其后方集中兵力进攻。

    在草原上,这种战术几乎可以说是无解。

    稽粥不解的问:

    “既然如此,那单于又为什么担忧呢?”

    冒顿单于走了几步望向帐蓬外的火药作坊和远处的矿洞,说道:

    “如果我们要保存这些矿生产火药的话,就不再有这些战术优势了!”

    稽粥这才“哦”了一声恍然大悟。

    骑兵可以走? 帐蓬可以拆,但矿洞和火药作坊却无法带走。

    顶多? 匈奴就是带走一些制好的成品“震天雷”。

    但是在此之后呢?

    秦军很快就会占领这些矿洞和作坊。

    以秦军的个性,或许就会在这里建一座城寨长期驻守。

    又或者干脆把矿洞炸塌。

    如果匈奴修复矿洞恢复生产? 秦军就再来炸一次。

    除非……

    匈奴守住这里。

    但这么做却正合秦军的心意,秦军正愁找不到匈奴主力。

    所以……

    冒顿摇了摇头? 道:

    “这并非长久之计。”

    “我们不能让秦军知道这些。”

    “否则? 矿洞将不保。”

    冒顿想的没错? 匈奴的确守不住这些矿洞,他们从来都不是擅守的一方。

    但同时冒顿又想错了。

    沈兵这边刚刚发现火药配方被盗,又哪会想不到矿的问题。

    而要找矿其实很简单,必然在阴山一线。

    于是沈兵就派出探子前往阴山以北侦察……

    侦察方式就是让会说匈奴语言的牧民做探子,反正匈奴没有户籍,是牧民会说其语言就无法分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