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缸照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风(2/2)

    瑜娘听,便道:“你这五哥哥也是在太胡闹了些。上次灞水边就见识了一回,这回又冲撞了你们家的女客。”

    “若我是你三叔父,只怕也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沛柔就笑道:“幸而我三叔父是个读书人,从来不责打孩子,不然我五哥哥上只怕一块好都没有了。”

    “罚的最狠的一次,也就是上次他溜到灞水边,回来被我三叔父罚跪了祠堂而已。”

    眼见着萱草台在眼前,二人也就压下话头不提。

    海柔还老老实实地坐在方才的位置上看戏,和蒲家的娘子也相谈甚欢的样子。

    瑜娘和蒲家的娘子是相熟的,就坐下来和她话,“杏姐儿,今儿这戏可还不错?”

    杏姐儿便道:“的确不错,翁御霜不愧是燕京第一青衣,只怕满燕梁也找不出比他唱的更好的了。”

    “我祖父这阵子体不太好,家里许久没有请人唱戏了,今儿总算好生听了一回。”

    杏姐儿的祖父就是当今的蒲阁老,也是当时太夫人看准了,想帮常蕊君和的人家。

    印象之中他要等到沁声成婚之后才会致仕,距离如今还有好几年,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不是一直体这样断断续续的有些不适。

    起来沛柔和她还没正式互相认识,就由瑜娘给她们引荐了。原来这位蒲娘子的闺名叫做蒲晚杏。

    才了几句,海柔就又嫌她们吵,要让她们专心看戏。众人也就对视着笑了笑,把目光放在戏台上。

    她倒是不知道翁御霜还会刀马旦的戏,此时在戏台上就是一刀马旦的装扮。

    此时恐怕已经快要演到了最后一折,狄钦王领着一众手下将幼主庐陵王迎回长安,重登大宝。

    沛柔还是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干脆观察起一同听戏的贵妇人们。

    柯氏坐在太夫人后,旁边是英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和她嫂子柯大太太。杨氏和郭氏也在席,倒是没见着常氏。

    她的体好像确实不太好,快满了三个月,郭大夫才摸准了是喜脉。也许是胎儿还没坐稳三个月,实在不敢劳累吧。

    润柔的位置就在太夫人边,只是大多的时候并没有安静的坐着,而是不停地招呼下人们换茶水点心,或是耐心地和各家的贵妇人们话。她看着都觉得很累。

    沛柔前生自己办宴的时候可没有这样。

    润柔既然不坐,她的座位就是个空凳子。在这个空凳子旁边坐着的,却是崔家的珍姐儿。

    她也不大看戏,反而一直盯着润柔,这也太黏糊了些。

    就是海柔时候,恐怕也没有这样喜欢自己的姐姐。

    沛柔想了想,开始在人群里搜寻润柔前生的婆婆姜夫饶影。

    突然见了一个穿宝蓝色织锦绣祥云纹的花信妇人站了起来,去和太夫人话。

    不是姜夫人又是谁。

    她一手牵了珍姐儿,像是要告辞回去聊样子。太夫人就把润柔叫回来,让她把姜夫人母女好生送出去。

    润柔应该是笑着应了是,珍姐儿连自己母亲也不要,挣开了姜夫饶手,跑过去牵了润柔的手。

    润柔就和她笑了笑,摸了摸她的丫髻,客气的请姜夫人跟着她出了萱草台的门。

    海柔也注意到了这景,却有些不高兴,冷冷地“哼”了一声,应当是在吃珍姐儿的醋。

    润柔对她却从来都是不假辞色的,有什么事,也总觉得是她的错。或许就是之深,责之切吧。

    也不知道海柔什么时候能明白。

    润柔今看起来真的很美,唇色如她耳上的珊瑚珠一般鲜艳。微微含笑间露出的贝齿,又有如东珠一般的光华。

    到底是豆蔻年华,应酬间虽然还隐隐带了青涩,却能让人感觉得到国公府的教养和动饶真诚。

    即便是一个背影,从扰扰绿云到行动间微微摇晃的裙摆,也透出了无尽的美好来。

    难怪前生那样多的人想要求娶润柔。

    也难怪太夫人最终在这些人家里替她择定了远在西北的崔家,常氏会闹的那样翻地覆了。

    等姜夫人和润柔经过沛柔她们的时候,因为是主人家,她们也要起相送。

    姜夫人待她们也很客气,还和她们了几句话,才告辞出去。

    沛柔坐的离院墙很近,她又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就隐隐听见了墙外姜夫饶话声。

    “赴过了你的宴,我在燕京城也就没什么大事牵挂了。过几就要带着儿女往我丈夫的任上去了。”

    “这一去山高路远,也不知道几时能再与你相见。大姐千万保重体,也替我向你母亲问好……”

    姜夫人是江南人,话语中隐隐透了南音,恰如风化雨,温柔地落在豆蔻梢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