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主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62章 论大汉官员的自我修养
    人处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所发挥的效率也是惊人的。

    王匡的注意力很集中,他忙碌一夜,写好两封奏书的时候,已经能闻到从厨房传来的香味,家里的那些女子也已开始做早餐了。

    为了让长身体的少年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庄子实行的是早餐,午餐,晚餐,三餐制度。乃至于用餐标准,是王匡在年前提出来的,之后便一直被厨娘完美的执行下来。

    等墨迹干了后,他在封面认真写下:上书谏大汉农业改制。

    另一封则写着:奏书谏黄河移道。

    或许千百年后,史学家出土文物时,还能看到这些奏书,会不会记得他的名字?

    王匡心中对自己打趣到。

    将奏书收好,天已经亮了。

    用盆里的冷水洗了把脸,王匡精神了一大截,不知为何,想到今天要去大司马府告“御状”,心里难得有点紧张。

    有点像前世每次遇到高考那样的感觉。

    这一次上书,对于王匡而言,同样是一场事关人生的“大考”。

    成则,扬名立万,天下共知。

    败则,跌入深渊,沦为笑柄。

    当王匡打开门准备倒水的时候,发现冯氏大女不知道何时到了外面,且一直踌躇不进。

    整个人换上了家里的女子穿着的服饰,加上她那消瘦的模样,以及楚楚动人的表情,当真是我见犹怜。

    王匡的气血有些上扬,这火气有点大……

    “早啊!”他说道。

    “小郎,早!”

    “你……帮我去澡堂说下,帮我烧点水。”

    顺道降降温,王匡心里嘀咕了一声。

    “好的,小郎。”冯氏大女若有所思的小跑离开。

    拒绝冯氏大女服侍他洗澡的要求,等王匡从澡堂里出来,站在火炉旁烤头发的时候,意外得到冯氏大女有名字了,还是徐徐起的。

    如此,王匡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你说徐徐给你起了名字?叫什么?”王匡把干湿的头发,靠在炉子边烘烤,水分渐渐蒸发,头皮变得舒服。

    自从来到大汉后,他有点无奈留着的长发,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他宁愿剔成光头。

    但《孝经》有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王匡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真修建成短发的话,那可成了不孝之人,说不定会被逐出王家,游街长安。

    冯家大女小脸红扑扑的,很是兴奋道:“嗯嗯,徐徐姐让我以后叫‘冯橙橙’!”

    冯程程?

    不对劲啊!

    我又没给徐徐讲过上海滩,顶多在去年秋天说了红楼梦的故事,可把那丫头哭的稀里哗啦。

    “是哪个“cheng”?”

    “木字旁的橙。”冯家大女狐疑道,她不知小郎为何这么问,但还是认真解释道。

    冯橙橙?黄橙橙?

    这不是把冯氏大女比作金子了吗?

    果不其然,他的预感变成了现实。

    这很徐徐!

    她一向爱的金子,连起名字都这么随意。

    “你识得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