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二章 试毕(2/2)
    梅绽映雪,枝遥递,蔼散明来。

    ……

    盛京,皇宫内。

    苍厚的燕秦山就那么懒懒地往这皇城背后一卧,一股仿若天成的乾坤之意就散了出来。

    脊兽肃穆,檐下也挂上了些许冰柱,冷漆漆的。

    在内宫的宫墙上,立着那个身着金线镶边玄水纹龙袍的大盛如今的帝王,昭明帝乔应。

    北风渡了燕秦山,浩浩荡荡而来。

    竟刮得人有些锥心。

    “陛下,三殿下今日又出宫了,随行的近卫传话说,又是到萧府去了。”大太监德海低声禀道,语气恭谨。

    只是,仍带上了些一贯的讨好语气。

    且,也只称萧府二字,而非萧王府。

    因为德海知道,这位主子心中……

    不过,昭明帝对此仿若罔闻,只淡淡地开口道:“德海,吩咐下去,叫内府司和礼部户部好好准备准备来年的春祭大典。”

    不过其语调虽温和,却莫名让人觉得有些冷。

    是了,北祁的议和使臣开春便要来大盛了。

    说不定,还真能碰上春祭大典。

    “是,奴才会吩咐好的。”老宦官一如既往地恭谨应道。

    “陛下,那……选秀事宜?”默了一瞬,德海又忍不住开了口。

    毕竟,在他看来,选秀可要比那个什么劳什子春祭大典要重要多了。

    这可是要为皇家开枝散叶的。

    昭明帝闻言轻呼出了心中的一口浊气,才带上了几分不耐的语气道:“待春祭大典后,再议。”

    蓦地,昭明帝竟有些后悔起当初登基后,相中了这个叫德海的做贴身太监了。

    是,他喜欢用聪明人,也喜欢天下英雄尽入己彀中的大成之感。

    但却不太喜欢时刻呆在自己身边的人,会太过聪明。

    不过,这德海好歹也跟了自己这么些年,怎得如今眼色越来越差了。

    “待老三回宫,便让他来见我。”只见这位须臾间,只一翻覆手便可定人生死的帝王待语一毕,便先行拂袖迈步而去了。

    后边的老宦官德海也只得小心翼翼地仔细跟上。

    陛下,这是……又气了?

    ……

    明央街,顾府。

    轩正院内的书房内,正暗涌着一阵压抑之气。

    连妄图从裂冰格窗棂中洒进的清浅日光都被吓得止住了脚步。

    方从宫中给各位皇子授完课的顾太傅,回府后才入了一口热茶,便被自家的小儿子请到了书房议事。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议的竟是……

    “你说你知晓了……罢了,何时之事?”一向被赞端方如玉,风姿绰约,仪态肃正的老太傅,也终是从方才的失态中缓过了神来。

    他知这孩子大概终有一日也是会知晓的,但确实也还存着一点妄念,盼他永远都不要知道。

    “师傅临走前。”顾庭季也不得不违心地开了口。

    前世,他的确是在临走的师傅口中知晓了自己身世的。

    不过,今生也算是吧。

    他只将本就欲走了的师傅心思戳破了,提前了时间而已。

    闻言,顾太傅顾松年也只得颇为无奈地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才道:“前尘往事大梦去,你其实也不必……”

    顾庭季顺势就将话截了过去,仍向从前那般,唤了声:“父亲。”

    “无论如何,您还是庭季的父亲。而庭季此举,也不过是刚好顺了那位的意罢了。”

    随即,又继续开口道:“您放心,成王败寇的道理,庭季懂得。”

    “我入朝,不为仇,不为怨。只为了……若有朝一日,在别有用心之人借此兴风作浪时,庭季尚还有一力,可以护一护顾家罢了。”青年的语气恳切,赤诚。

    顾太傅闻言望去……

    才及冠不过两年的青年,不知何时已长成了如今的挺拔青松模样。

    眉目舒朗肃然,神清骨秀,风骨自成。

    有他……父亲的神韵姿态。

    若是他父亲当年未被……

    “……好。”老太傅终是缓缓开口应了声。

    “但无论如何,你且记住,你始终是我顾松年的儿子,是我顾松年养出的儿子。”

    “朝堂虽波谲,可也该力争明朗才是。我顾家人,应自该有一番风骨。”语调一如既往地平稳,但偏偏,铿锵之意尽显无遗。

    而顾庭季知道,这才是出过三书一令的顾府顾家人,该有的模样。

    风至,日寒,看取乾坤,定幽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