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结果和宇文孝预料的毫无差错,果然只是敲打。
薛崇训虽然在过问各种事务,但心思却并不在上面,他现今最关心的还是朝廷的税赋预算,至于种棉花谋利等事于大局显然影响不大,刘安的盐政都没影响实质,盐巴是天下人的必需品,何况区区棉花?
自税法改制以来实行两税法,征税主要以钱代替租调庸和实物,一年分夏秋两次。现在夏税已征收得差不多了,朝里正在预算各部用度,薛崇训希望能削减其他费用而增加军费。
诸公同朝为官此时的党政尚不严重,平时没多大的矛盾,不过一到预算财政的时候还是会争个面红耳赤,各部争取的钱多才能多办事,自然不愿相让。
薛崇训要尽可能多地把财政向军事倾斜,就得协调各部,得到他们的支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得到太平公主的首肯,有她点头,其他阻力就简单了。实际上现在的庙堂依然是二元政治,太平公主母|子虽是一家却又关系微妙,父子尚是二元,何况太平和薛崇训不同姓。
于是他最近在大明宫也就走得勤了,除了和太平公主说国事,也扯一些闲事,毕竟是母|子之间。薛崇训希望在言谈之间说服太平公主支持自己的主张。他觉得母亲自从信道家以来,好像心绪受了影响越来越缺乏积极进取之心,此时大唐周边没有太大的威胁,她对北方战争没什么热情。薛崇训一提到突厥事,要不了一会儿她就会岔开说别的,甚至家常小事。
一日又遇到了这种情况,刚说没几句,太平公主就左顾而言他忽然问道:“听说你新收了个东都来的女人?”
薛崇训只得怏怏道:“是。”
太平公主笑道:“好像太瘦了一点,你有兴致何必去要那风尘之人,不如选几个体态丰腴的美人,能给我生个孙子是正事。”
薛崇训心下一阵惊诧:不就是收了一个歌妓,多大的事儿,母亲连身材长相都清楚了?
别看太平公主成日不出宫门,常常和玉清修那莫须有的仙法,耳目却未蒙蔽,薛崇训不敢轻视。
太平公主又说:“我有四个儿子,最喜欢的还是你,且又是长子,你看哪家没有子嗣传人?这事不比突厥那边的事儿轻,你可不能当耳边风。你说与突厥人打仗,那得费多大的力死多少人才办得成,再说不打他们就能威胁咱们长安了?而你给我生个孙子,也就是多找几个女人的事,不是容易多了么?”
薛崇训忙恭敬地说:“儿臣谨遵母命,回头就让人找十七八个胖妞回来生。”
太平公主“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怎么说话的,你是给我赌气?”
“没有。”薛崇训摇头道,“儿臣正经按母亲的意思办……不过打突厥之事也不该拖延,应早做准备。之前我答应支付突厥人钱粮,不过是权宜之计,为防他们袭扰河北而已;只等缓过一阵气就打回来,不然每年还得白给十亿钱也是国库的一大负担啊。”
太平公主道:“就算耗费五十亿你能灭了突厥汗国?”
薛崇训道:“现在大唐强盛,总之能打赢草原上的骑兵。母亲明鉴,咱们应放眼远处,有力的时候切勿让他们坐大,否则一旦衰弱之时便后患无穷。”
太平公主叹了一口气:“你要做什么事,母亲何曾阻拦过?不过我耳闻大夫士人已在诟病你穷兵黩武,我也就劝几句,你心里明白就好。如果你想明白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站在你那边的,你还不相信这点么?”
薛崇训听罢忙跪倒在地,一脸动容道:“大人之恩,儿臣真不知何以为报。”
太平公主抬起袖子伸手摸了摸薛崇训的脸,一脸的溺爱。她的手向下一滑,放在薛崇训的肩膀上,问道:“伤好了没有?”
薛崇训一时没反应过来,过得一会儿才恍然悟道:“早就好利索了,母亲无须挂怀。”
太平公主微微点点头,轻轻一扶:“起来吧,一会儿留在承香殿陪我用膳。”
“是。”薛崇训站起来时,看见她正低头沉思着什么。太平公主平日威严处事雷厉风行,不过薛崇训常常不留意就能偶然见到她这样的神情,她总是在独自思考,哪怕有很多人可以商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