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百三十四 兵发云中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实乃晋地屏障,战国时,置雁门郡,并建关隘。

    唐初始称雁门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到了本朝,这里一直都是防备辽国的重点所在。

    此时,关城内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十余万大军云集此处,把个偌大的关城填的满满当当的。

    衙门内,天子特遣宣诏使、资政殿同学士、代州知州愚任捧着诏书,立于主位,看着肃然挺立的诸多将官。

    “宣天子诏,诸将听诏。”

    哗~甲叶撞动中,诸将齐齐拜下。

    “门下:燕云之地,关乎中原安危,不可不察。

    幽燕不战而下,河北稍安,然,云中落入金人之手,山西难安。

    向日,金国来人,商讨收复故土事,然则其贪得无厌,索要无度,直把我国视作无物,实乃奇耻大辱也!

    今出兵云中,为恢复中国故土,全洗中华之耻,扬大宋威风。

    朕居中宫,望各位将官军兵奋勇向前,多建功勋,以慰朕及天下百姓之心。

    凯旋归来时,朕当出城迎接,又于中宫设宴,犒赏有功之兵将。

    诸将官军兵知晓。”

    “臣必不负陛下托付,勠力同心,杀女真,收云中,报陛下浩荡皇恩。”诸将拜道。

    愚任伸手虚扶,道:“各位请起,查验虎符,接受令牌。”

    诸人起来,静立待命。

    按照程序,各师调动须得枢密院军令并皇帝的虎符,两者缺一而擅自调动者,视为谋反,都指挥使以上皆杀不赦。

    当任务需要拆开驻扎时,营及以下调动统制官与录事参军商议后定夺,调动总计超过六个营须奏请中枢,由枢密院下发调令。

    特殊情况下,比如特大突发灾害、突发叛乱时,需要全师出动又来不及请令时,须得统制、副统制、录事参军、军纪使并各正副都指挥使一致同意方可。

    事后,会有皇帝特使、枢密院、兵部组成联合调查团,检查此次无令调动是否必要。

    总体来说,规矩很严格。

    各师开拔来雁门前,已经有虎符调令,此次乃是出击前编组。

    这次行动,基本是大兵团正面会战,各师需要组成军团。

    都统制的人选,个人心中有数,但还要皇帝的任命方才有效。

    愚任从身边随从手中接过托盘,托盘上放着令旗、令牌、虎符、任命诏书。

    “刘子羽!”

    “在。”

    “天子令:以刘子羽为云中征讨使,全权负责各师调动指挥事宜,但有抗令者,可当场斩杀!”

    “臣谨奉诏。”

    刘子羽接过托盘转交给随从,愚任又一一递过天子旌节、尚方宝剑、云中招讨司旗号等大件。

    这些东西,代表着刘子羽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其权威也是皇帝给予的。

    反对刘子羽的指挥,就是反对皇帝的统治,属于叛逆,可聚众击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