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
    “爹,孩儿与金国使者商谈旬日,达成了赎回燕云的议案,请父皇过目。”

    说着,赵桓恭恭敬敬地把文本递了上去。

    赵佶面带笑容地接过,打开了来看。

    赵桓与耶律淳都是全权代表,然而条款最终生效,还要两个皇帝的点头同意并用印。

    也就是说,赵桓要说服赵佶,耶律淳要说服耶律延禧,任何一方变卦,那么他们锱铢必较的辛苦,都会付诸流水。

    “嗯,百万缗一州?”赵佶惊呼一声,问道:“何故这么贵?”

    赵桓解释道:“爹,这钱不止是赎回各州的钱,还有支持辽国抵抗金国因素在。”

    赵佶沉思片刻,道:“只是千万贯,朝廷拿不出来。”

    对待辽金,父子两曾经多次谈过,初期支持有限度地支持辽国抗击金国,待本国积蓄了足够的实力,挨个干翻。

    只是计划比不上变化,没想到赵桓居然谈成赎回。

    对此,赵佶也是兴奋莫名。

    收回燕云,超越列祖列宗,成为赵宋最伟大的皇帝,就在眼前啊!

    然而,千三百万贯的赎地费,朝廷真的拿不出来。

    可笑吧?

    就是这么可笑!

    年入过亿,居然拿不出一千三百万贯。

    但这就是现实。

    这固然有赵佶奢侈无度的原因,也是因为家大业大的,花销也大,确实是攒不下钱。

    便如宋太祖,为了赎回幽云,还特地设了封桩库用来攒钱。

    好在,赵桓对此十分明白。

    “孩儿与耶律淳商量好了,分期付款,我们给一百万,辽国交付一州,后面都有记载。”赵桓解释道。

    赵佶快速翻到后面,看了一阵,问道:“为何首先交割道州?”

    “不止是道州,还包括燕山以南,属于上京道的地方,文本最后有堪舆图,爹爹一看便知。”赵桓补充道。

    翻到后面看了,赵佶面露狡黠,道:“大郎有什么打算,不妨一并说出来。”

    辽国分五道,分别为上京、中京、南京、东京、西京五道。

    道州便属于南京道,也就是后世的滦县周围。

    其地北依燕山,东靠大海,其内水系纵横,山丘遍布。

    这样的地方,其实不是一个好的经营之地,却不利于骑兵进攻,反而有利于防守。

    但是,道州与国内并不接壤,哪怕拿回来,也是一块飞地。

    而且,道州还与辽东接壤,也就是最坏的情况,道州可能同时遭受金辽两国的围攻。

    “爹,拿下了道州,便同时控制了榆关和滦河口两处关隘。

    控制此两处,女真若想南下,只能继续往北千里,哪里还是辽国境内,与我无忧。

    反之,我等若想北上,却是方便了许多。

    至于辽国,一个金国便让他们疲于应付,即便想反悔,想来也是有心无力,起码短期内不会有动作。”

    说了军事上的防备,赵桓继续道:“幽云远离华夏二百年,其地百姓早不以国朝为念。

    先拿下一州,正好尝试收服民心,训练官吏,为后来收服各州做准备。”

    “大郎顾虑有理,只是守卫道州,军兵调拨、粮草物资运输如何解决?”赵佶问道。

    “爹想必忘了,原来金明池上的开封水军。”赵桓笑道。

    “走海路!”赵佶恍然,又问道:“海路可行?”

    “完全可行,比漕运更加快捷便宜。”赵桓道。

    要是海运不行,赵桓就不会要道州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