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一百八十 准备
    乌云浓密,细雨飘斜。

    马场校场上,三千人马如雕塑般挺立。

    小半年的时间,这三千人已经是合格的骑兵了。

    当然,比辽金党项的精锐差的不少,最起码骑马打仗没什么问题。

    “秉殿下,三千亲卫集结完毕,请求训示。”王进道。

    赵桓抬手,沉声道:“照常训练。”

    “喏!”王进得令,回声喝道:“都有,各营按计划训练。”

    驾~驾~驾~

    呼喝中,马蹄飞扬,各兵散开,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按照规定,每人每月可休息一天。

    但是此时此刻,校场满人。

    朝堂无秘密。

    顾林弹劾太子,官家犹豫不决的消息,整个开封城的人都知道了。

    议论纷纷,甚嚣尘上。

    这意味着什么?

    太子储位不稳,国朝根基恐有动摇。

    在这种大事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最简单的一点,东京人都知道太子仁慈,才能出色,节俭,有明君之相,继位后大家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至于赵楷,和赵佶一个模子出来的,继位后日子很难变好,甚至不变坏就算不错了。

    只是再多的议论也没用,最终决定权在官家手里。

    因此,赵桓给东宫上下下了禁口令,严禁谈论此事。

    太子一言既出,上下无不遵从。

    但是,东宫上下有了莫名的紧迫感。

    军兵主动取消休假,以更认真的态度投入训练。

    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没了笑容,动作比以往更加有力。

    对此,赵桓略感欣慰,却不乐观。

    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怕是有人会承受不住。

    看了一圈,赵桓召来魏勇道:“你收拾一番,准备亲自去趟泉州,与李纲送封信。”

    “喏。”魏勇应下。

    他是明白人,当太子不明白交代的时候,便绝对不好奇,只完成交代的任务。

    赵桓派魏勇送的信,除了告知李纲朝堂的事情,便是让他想办法拉出五千可战之兵来。

    不错,赵桓准备动手了。

    等着赵佶决断,实在太被动了,危险性也极大。

    当然,以李纲刚正的性格,未必会附从东宫。

    但是,李纲不会告密。

    这点把握,赵桓还是有的。

    至于张叔夜、刘韐、张所三人不必再行嘱托,只要把朝堂消息传递过去就好。

    这三个东宫铁杆,一直都在整顿本地军兵。

    当然,地方兵马怎么调到东京来,这是一个问题。

    国朝军制严格,调动兵马需要繁琐的手续。

    知州可以调动本州兵马在本州内活动,却无法越境。

    否则,不等朝廷惩罚,地方其他各州必然拦截。

    赵桓需要的是出其不意,一击毙命,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对峙造反。

    所以,还需要仔细计划。

    思绪流转中,赵桓信步到了军略室。

    军略室,其实就是参谋部。

    各营的录事参军都在此处,学习、研讨、制定各种方略。

    当然,东宫亲卫没有战事,各项计划都是假设的。

    进了里面,只见大大小小的地图挂满了四壁,屋子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沙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