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一百六十四 宣和元年
    “殿前司禁军八万,各将调集各地兵马五万,合计十三万,号称二十万。”

    赵桓嘴角噙出一丝冷笑,嘲讽道:“区区草寇,居然动用如此多兵力,实在厉害。”

    “殿下,梁山上下十余万口,可用之兵不过六万,是否?”魏勇没说完。

    “不必,莫说东宫无兵,便是兵力足够,亦不能直接出兵支援。”赵桓否决道。

    通寇要是实锤了,怕不是立刻打入冷宫。

    赵桓继续看手中的情报:“金陵建康府水军统制官张本领战船五百,水军两千,西川峡江统制官戴胜领战船四百,水军一千五百,另有殿帅府虞侯程龙征集大小船只……”

    翻过一页,赵桓看向张本与戴胜两人的履历。

    虽然是后世的无名之辈,本事其实不差。

    两人善知水性,曾在大江之上讨贼有功,因此升官。

    “怕是够呛。”赵桓摇头。

    看他们报功,动辄斩杀成百上千,俘获无数,其实只是小蟊贼而已,并未正儿八经地打过水战。

    想凭这两个外强中干之辈荡平巨野泽,十有八九要翻船。

    赵桓当然不会操心那么多,只把情报递给魏勇,道:“一并交给乐和,让梁山上下小心应对,莫要大意。”

    魏勇应下,转身就要出去。

    “且慢。”赵桓沉吟片刻,道:“把此事告知孟康,若其要回山,便让他回山。”

    “殿下,沙门岛船场正是忙碌之时,梁山豪杰众多,多他一个不多,缺他一个不少,其实无关大局,何不隐瞒着?”陈朝老劝道。

    “其人最讲义气,若是不告知他,怕是心中有怨,再难收心。

    回不回去,自由他本人决断,至于危险,各安天命罢。”赵桓道。

    高俅如何准备,东宫一直在关注,并把情报送交梁山诸人。

    至于梁山好汉如何应对,东宫并不干涉。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高俅发兵。

    对东宫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练兵。

    武力永远是基础,军队强一分,底气足一分。

    练兵之余,赵桓也稍微关注了朝堂事情。

    春正月戊申朔,日下有五色云,蔡京等人以为祥瑞,赵佶龙颜大悦,宴赏群臣。

    太子当然不会缺席的,只是吃饭喝酒,也没多说。

    壬子,进建安郡王枢为肃王,文安郡王杞为景王,并为太保。

    赵枢是老五,今年十七了,在皇帝的心中的地位,和赵桓差不多,加上没什么才学,对储位威胁有限。

    赵杞是老六,今年十五,还是小正太一个,几无威胁。

    当然,等这两个小兄弟再长几岁,情况如何还真不好说。

    月末天暖时分,春耕在即,为鼓励农桑,赵佶降诏躬耕籍田。

    皇帝要作秀,太子当然要陪着。

    赵桓表现并无纰漏,并且全程都在关注赵佶的精神状态。

    和预期的差不多。

    只是扶着犁走了几步,赵佶居然已经喘了。

    身体发虚了!

    肯定是丹药的功效,因为赵佶非常注意养生,基本不存在纵欲过度的可能。

    为求长生,赵佶在念经修道服食丹药之余,也会进行双修。

    其做法就是每五天御一处子!

    果然,皇帝就是爽。

    宫女也不亏,若是讨的赵佶欢心,每宠幸一次品秩提一等。

    可惜,能让赵佶宠爱不衰,日久到贵妃的,一个也没有。

    到了二月,赵佶降诏:改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