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百五十 圣意(2/2)
    此事责在孩儿,且孩儿已经责令三哥抄写弟子规三十遍,父皇便不要同三哥计较了。”

    “孽子!”赵佶冷哼一声,未做太多表示。

    赵桓也不穷最猛打,话题一转,道:“爹,这鲸鱼确实好东西,肉就不说了,肥腴而不美味,尝个新鲜尚可。

    但是熬制的油膏,不论用来炼制花皂,制作蜡烛,都是极好的。

    孩儿回来时制作了一批,已经运进宫中,爹可以看看。”

    “哦,那倒是要看看。”赵佶笑道。

    说了一阵闲话,赵佶终于问起了东南情况。

    “目下,东南各州情况如何?”赵佶问道。

    “未知爹问的哪方面?”赵桓反问道。

    “随意说说你的看法。”赵佶给出了难题。

    随意说,当然是随皇帝的心意了,但是赵桓把不住赵佶的心意啊。

    沉吟片刻,赵桓道:“因为朱勔以花石纲残害,百姓怨怼四起,明教趁机壮大,威胁十足。

    从其伏击东宫队伍来看,其造反决心已定,若不加遏制,东南迟早大乱。

    东南乱,天下不安,恐怕危机我赵氏江山。

    目下,孩儿以赈灾清洗了东南四州上下,又暂缓了花石纲,民心重新归我,明教暂时不足为虑。

    然,花石纲一日不废,时拥护者便络绎不绝,为长治久安计,还是要罢了花石纲。”

    说着,赵桓瞄了一眼赵佶。

    只见他面无表情,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突然,赵佶问道:“当时你魂游后世,可曾知晓东南事情之结局?”

    “看到了。”赵桓道:“当时方腊以‘废花石纲、杀朱勔’为口号,席卷东南各州而称王,地方不能制。

    幸得山东宋江忠义无双,招安后奉诏南下平乱,方得平靖江南。

    然,战火过后,江南残破,国朝税赋大受影响。”

    “如此,朱勔不能放回?”赵佶问道。

    “必须不能。”赵桓斩钉截铁地说道:“若其忠义无双,纵有过失亦可赦免。

    然梁师成带回的钱财数百万贯,爹也是看到了的,其所谓忠心,不过为了自家升官发财罢了。

    且东南有民谣:‘金腰带、银腰带,赵家的天下朱家坏。’

    如此恶劣之人,放回东南无异于助长明教声势,完全是败坏我赵氏江山。”

    “哎~”赵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未做回答。

    讲道理,赵桓也不明白他在想什么。

    东南作为天下钱袋子,重要性不用多说,赵佶不可能不明白。

    明教的威胁,赵佶当然也能想到。

    如此情况,还不杀了朱勔讨东南百姓欢心,还要留着过年么?

    所谓圣意难测,便是如此罢!

    赵桓心一横,道:“朱勔决不能放,父皇顾念旧情,儿臣理解,然而为天下计,何惜一佞臣?

    且请父皇降诏,杀朱勔以平东南民怨,废花石纲以安东南民心,再遣能吏剿捕明教上下,以保东南平静。”

    “我自会考虑。”赵佶轻轻摆手,道:“外出经月,莫要让朱琏久候,且回东宫去罢。”

    赵桓心中一叹,并未多说,只告辞离开。

    圣意难测,赵佶心意不难揣测。

    之所以舍不得杀朱勔,还是怕艮岳营造的事情无人主持。

    一己之私与天下安危孰轻孰重,本不必多说,然而对贪图享乐安逸的赵佶,还真不好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