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百三十五 海运快一些(2/2)
    “立刻堵住!”马平喝道。

    “指挥使,甲丙丁三船正在远离。”

    马平回头一看,只见三艘船船帆鼓荡,却是渐行渐远。

    “鲸鱼速度快,后方跟不上正常,打旗号,登州汇合。”马平道。

    “殿下,他们速度太快,跟不上。”蒋震满头大汗地说道。

    赵桓目光牢牢地盯着乙字号,道:“全速跟近,务必不能丢失了踪迹。”

    “殿下。”费保道:“我等借的是风力,此时乃是逆风,只能走之字形借力。

    乙字号乃是鲸鱼拖曳,速度快捷,又是直行,绝无可能跟得上。”

    短短几天,费保已经对海上航行有了不少的了解,因此替蒋震解释了一句。

    突然,蒋震又道:“乙字号旗号,于登州汇合。”

    言下之意,便是让其他三船先回,他们完成任务再回。

    赵桓并不甘心,令道:“沿着血迹追踪,或有所得,待彻底失去踪迹再说。”

    追了半个时辰,乙字号已经彻底失去了踪迹,血迹自然也是找不到了。

    “殿下,我等已经远出外洋,目下天色将黑,必须回转。”蒋震谏道。

    赵桓思忖片刻,道:“即刻起,乙字号船上将士,皆为东宫亲卫。若其不能回返,其家小皆有东宫奉养。”

    “喏。”周云清记下。

    眼看是真的找不到了,赵桓方才怏怏不乐地下令回航登州港。

    于是,船只调转航向,直直向北行去。

    因为追着鲸鱼行了两个时辰有余,船队早就失去了自己具体方位,只是估计在田横岛东面大约百十里处。

    若是寻常商船,直接往北走便可,左右不会错过陆地的。

    然而东宫在船上,当然不能冒险。

    待看到海岸,再行折向北方,基本上贴着海岸再走。

    这搁浅的风险不小,然而搁浅便登岸,其实危险不大,总比错过陆地直接撞进大洋来的安全。

    过了田横岛,便是东北向,弯弯曲曲随着海岸,绕过成山,便是山东北面海域。

    到了这里,不时遇见船只经过。

    本朝海贸发达,山东至高丽、东瀛船只无数,遇见实属正常。

    “殿下,此地距离登州还有四百余里。”蒋震汇报道。

    赵桓看了眼船帆,问道:“还需多久?”

    “此时顺风,若风向不变,至多两天。”蒋震答道。

    算下来,一天二百里路。

    默默盘算一阵,赵桓道:“我等从云梯关至登州,耗时十一天,比陆路快捷了许多。”

    “且损耗更低。”费保道:“船上人员不过百余,还是因为保护殿下增设了许多。若是运输粮草货物,二十人足矣!”

    “海运便捷,可见一斑!”赵桓叹道。

    全程沿海,航程大约两千里。

    算下来的话,一个时辰大约走了十五里的样子。

    这个速度其实真不算慢。

    便如大军行进,一日正常不过一舍三十里地,平均一个时辰两三里而已,其关键在于士卒体力有限,夜间需要休息。

    商旅速度快一些,不论马车牛车,一日五六十里差不多便是极限,原因相同。

    海船平均速度快,且能日夜兼程不需停下,确实比陆路快捷。

    相同货物,海船需要的人也少,自然能极大地降低成本。

    其实运河速度也不慢,然而单船运输量不及海船,同样不如。

    可惜,因为利益牵扯严重,漕运一直走的运河。

    当然,赵桓最关心地是马平的情况,漕运入海的事,想操心也办不了,只能由赵佶决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