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五十七军
    事实上,虽然宋江急不可耐地赶到了东京,却未冒失来拜山头,白让赵桓期待了几天。

    说实话,赵桓还是很想见一见宋江的。

    作为绿林当之无愧的龙头级大佬,宋江兄弟多,喽啰强,纵横山东无人能制,若是其死心塌地依附东宫,赵桓现在就敢逼宫。

    至于蔡京、童贯、高俅等渣渣,完全可以一清而空。

    可惜,宋江未来拜谒。

    赵桓能够理解他的顾虑。

    储君就是储君,只能说服赵佶发起招安,却无法做主。

    即便招安,朝堂诸公要对宋江下手,赵桓也帮不上什么忙。

    归根究底,宋江招安后混的好不好,还要看他的实力和势力。

    因此,赵桓亲卫还是五十老军加六百新丁。

    不错,周云清已经招募齐全六百人,并且带了回来。

    校场上,六百六尺(一米八)大汉昂扬而立。

    “由朱节度相助,募兵顺利,并无半点麻烦,因为是东宫亲卫,当地百姓都是踊跃,甚至有请托走关系者,臣择其精锐,点了六百数。”周云清道。

    “甚好!”赵桓微微颌首,问道:“看其整齐模样,似是操练过?”

    六百人以三十一列,共计二十列,虽然不如后世军队横平竖直,却也不凌乱,完全不是新丁模样。

    “其中有六十乃是朱节度麾下团练精锐,募兵完成以及回京途中,以其为骨干,稍加整训了一番。”周云清回道。

    赵桓很满意。

    这都是他的护卫,刀把子所在。

    自古以来,但凡掌权者,唯有刀把子才是唯一的安全感。

    当然,被自己的刀给砍了的也不少,具体可见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

    现在赵桓却不担心这个问题,六百五十亲卫还是太少了,待有六十万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禀殿下!”陈朕鹏大步走来,拜道:“诸军齐聚,请殿下训示。”

    赵桓上前,环视诸军。

    新兵们是第一次见到国朝二号人物,都是兴奋莫名,只是畏惧军法,不敢喧哗议论。

    “各位不以东宫势单力薄来投,本王甚是感激。”

    唰~

    诸军齐齐拜下,道:“愿为殿下效死。”

    即便猜到是演练过的,赵桓还是兴奋莫名。

    一令即下,万人赴死,权力的魅力就在于此。

    “诸位请起。”赵桓双手虚扶,道:“既入东宫,唯命是从!若有觉得不堪忍受者,现在尚有退出机会。”

    陈朕鹏拜下,喝道:“唯殿下之命是从,绝无怨尤。”

    “唯殿下之命是从,绝无怨尤!”诸军跟着陈朕鹏拜下,齐声呼喝道。

    赵桓又喝道:“即如此,服从军令,严守军纪,但有违反,严惩不贷!”

    “喏!”众人应下。

    赵桓一挥手,道:“率更令,宣读军纪。”

    周侗上前,道:“殿下非不教而诛之主,责令有司重编军法,通行东宫亲军。

    其法立,行必严,但有违反者,无论兵将,皆严惩不贷。

    平时法宣贯如下:怠慢训练、集合迟到者,初鞭五,次鞭十,累计三次不改者,革名。

    诈病不出者,初鞭五,次鞭十,三次革名。

    ……勒索、盗窃民财者,凡一钱责一仗,无上限,无宽恕,二次犯者,以前次数目起刑。

    抢掠民财无伤人者,一贯下以数目计仗,一贯及一贯以上斩,二犯者斩!有伤人者斩!

    言语调戏民妇、侮辱百姓者,仗一百,革名,殴打百姓,致伤者仗一百起,禁闭一月起,致残者革名,令偿其损失,供养终年,不及者斩!致死者斩!

    奸**女者斩,焚烧房舍者斩……

    战时法如下……”

    按照此时军法,东宫军法分平时战时两大类,平时言行举止,战时令行禁止,都有法令。

    这是太子督促周侗、王进、刘正彦、折彦文等人不眠不休重编出来的。

    原因在于此时的军法死刑太多,又不好操作,便如《尉缭子》有言: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