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286章 诏成
    “老臣斗胆问陛下,秦三郎乃先皇临终钦命的顾命首辅,于大唐更是功高勋著,如今先皇驾崩不过月余,此时辞相离去,天下人会如何看?”

    贞观殿。

    长孙无忌很不客气的问皇帝外甥,吹胡子瞪眼。

    “非朕之意,乃秦公坚辞也!”

    皇帝坐在那里,对愤怒的舅父并不畏惧,云淡风轻的答道。

    对于这样的回答,长孙无忌当然不能接受,他今日开始也被皇帝弄的有些被带节奏,觉得秦琅过线了,可谁想到年轻刚继位的皇帝外甥才是那个过线的人。马上回过味来的长孙无忌,自然得要来跟皇帝争一争。

    实是皇帝表现的太过明显。

    秦琅可是圣人临终前钦立的顾命首辅,先皇驾崩后,秦琅这一个月来做的可没有半点差错,在泰山向禁军将校宣读遗诏,让大家拜见太子,然后秘不发丧,迅速拥太子返回洛阳。

    第一时间控制东都,然后拥太子柩前即位,再到这个月来的各方面安排,都是表现的可圈可点。

    可以说真正的定策拥立大功。

    天子不仅不感谢,居然还这么急不可待的要赶秦琅走。

    “圣人若无此意,秦三郎虽无意朝堂,但也起码还会在朝中再留守两三年,再扶圣人上马走一段时间的。”

    “事已如此!”李胤只是冷冷回道,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秦琅辞相离朝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打算退让。

    至于天下人如何看,李胤并不太在乎。

    长孙无忌气的甩袖而出,脸都气黑了,他没想到李胤这才刚当了一个月皇帝,居然就如此。

    “阿舅慢走!”皇帝对着长孙气匆匆的背影居然举起茶杯,面带着微笑道。

    等长孙无忌的背景消失在殿门口。

    皇帝让内侍唤来了翰林大学士李百药。

    “拜太傅长孙无忌为检校尚书令,并主持中书、门下二省事,赐实食封通前共三千户!赐铸钱炉三炉!”

    “宗正少卿长孙冲,迁秘书监!”

    “长孙涣授鸿胪少卿,封上党郡公!”

    “长孙濬授常州刺史,封安康郡公。”

    “长孙淹授虢州刺史,封安城郡公!”

    “赐太傅钱十万贯!”

    翰林大学士李百药提着笔,听到皇帝口述的内容,有些欲言又止。

    这位做了一段时间翰林院大学士,对这位新皇帝也算有些了解,即位后的皇帝明显比之前为太子时,更加锋芒毕露。

    “大学士可是今日身体不适,要不朕另召其它翰林学士前来待诏?”

    李百药想了想,还是一边提笔开始拟诏一边回答说谢圣人关心身体很好。他知道他劝不了这位新皇,内心也并不太想劝,因为一把年纪的李百药很清楚,自己若是开口劝说,估计明天也就跟秦相公一样被赶出朝堂的下场了。

    诏成。

    李胤接过瞧了瞧,满意的点头。

    “大学士的文才了得,朕喜欢。”

    召来内侍,让他安排人去赵国公府传诏。

    “当年先皇建立翰林院,从中书舍人手中分出这草拟内制之权,让翰林院草拟册后、立储、拜相封侯,任免将相、号令征伐,即方便快捷,更能保守机密,确实是圣明。”皇帝笑着道。

    这要是在过去,任免将相等所有正式诏令,都得出自中书舍人之手,中书草诏门下审议,若是皇帝的诏令让中书省觉得不合适,他们完全可以拒绝草诏,甚至就算中书舍人草诏了,门下省也可以封驳拒绝。

    而不是如现在这般,这种重大的诏令之权,分到了翰林学士院中,根本不需要再经过外朝了。

    细究起来,其实如今的翰林学士院,类似于汉朝时的内朝。汉代分内外朝,外朝自然是丞相领导的百官了。而后来又发展出内朝,侍中、常侍、散骑常侍、黄门侍郎等一堆内朝官。

    甚至后来中书、尚书、门下诸省,其实也都是从这内朝演变出来的。

    内朝渐夺外朝宰相之权,而经过魏晋南北朝后,演变成了三省六部的体系,但这个三省六部体系其实也不稳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