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上书朝廷请率南海水师再往海东讨伐!”
牛见虎上次北上入辽作战,可是捡到了不少机会,捞了许多战功,靠着他爹当时是水路主将,牛见虎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了比北海东海两支水师更多的机会。
机会难得,而他也确实给他爹长脸,率领一支偏师东进,连破了积利、石城、大行、泊灼等数城,最后还与后面赶到的老牛又一起打下了重城乌骨。他在东线的战果,十分丰盛,虽说西线皇帝御驾亲征,连破高句丽辽东长城防线十余城,歼灭高句丽辽东军团主力,远胜过他们,但也不掩牛见虎的功绩。
所以战后得以授封为琅琊郡公,其中以牛见虎自己的功劳能封县公,再加上他爹已经是国公,所以皇帝把功劳赏到他头上,直接就封为郡公了。
看着辽东战事又起,牛见虎恨不得能马上再扬帆北上,再立几个功劳。
秦琅却笑着打击了他,“如无意外,暂时你是没什么机会的。朝廷不可能两线作战,既然西域那边要大打,那辽东这边就得暂时休整。”
他告诉牛见虎,朝廷接下来在东边的战略,肯定是先稳定辽东,把辽东这块肥肉给咽下去再说,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半岛暂时不理会。别看渊盖苏文叫嚣的狠,但看他的行事就知道,也是外强中干的。
又是迁海又是禁海的,根本就是龟缩防守战术,哪怕与百济、倭国结盟,也不过是拉人壮声势而已,说反攻辽东,暂时根本不可能,他们没那个胆也没那个能力。
“有北海和东海两支舰队,完全就可以压迫高句丽了,接下来陆上肯定是以稳固消化辽东为主,然后辅以水师在半岛沿海搞点袭扰、封锁,同时,再唆使着新罗、耽罗、伽倻这三藩属附庸跟高句丽他们玩,如果朝廷有耐心,就这么玩个十年,高句丽必然就彻底崩溃了,到时绝无力量再对抗大唐。”
“十年也太久了!”牛见虎有些失望,他还念着能再次北上立功呢。看人家程处默,虽然在通海都督任上好些年没动窝,可却已经越坐越稳。通海都督府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程处默从最初的检校通海都督,但如今成为朝廷在西南重要的镇守大将,其地位可是不断上升的。
现在武阶已经是正经的正三品冠军大将军,实职也稳坐了正三品中都督之位,凭借着手下通海军这些年不但能够以红河为界,不再让和蛮过江袭扰,甚至他还有能力经常派兵过江进剿,打的和蛮屡战屡败,还成功的在南边建立起了数个据点,已经在红河南设立了好几个州。
通海军在和蛮上游地区夺取了大片地方,步步为营,不断推进,先后设立了银生、开南、镇远、威远、临沧五城,接连跨越了礼社江、把边江,越过哀牢山、无量山,一直已经打到了澜沧江东岸。
还招附了对面澜沧江、怒江一带的许多蛮部,设立了羁縻州县,表奏土酋为刺史、县令等。
和蛮现在的地盘被不断压缩,只剩下了礼仙江下游的元江到李仙江之间的这片地盘,只能依托着拾宋早再山的原始丛林河谷为依靠。
程处默其实有机会直捣黄龙,直接进攻和蛮的大本营,只是他一直压制着自己的这个欲望,一点一点的布局,慢慢的在上游打开缺口,不断的吞食扩张,最终的战略就是要从北面过江,然后侧后迂回,把整个反叛大唐的和蛮包围在元江、墨江一带,连跑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程处默的这个战略,甚至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赞许,认为他很沉的住气,没有急躁,仅凭着通海府的兵马,再加上镇南府和水师的部份支援,就能把和蛮压制的死死的,还能逐步推进,做的非常好。
程处默每年向朝廷报上的战绩也确实抢眼,不仅通海府商路通畅,工商矿业发展迅速,而且移民也取得很好成绩,对蛮夷的改土归流也成绩很好,而他每年还能从江对岸的和蛮那里掳来上万的蛮夷俘虏,这无疑更能证明其战略的成功。
如今听说朝廷甚至都有意要让程处默升为镇南大都督府长史、交州刺史了,镇南大都督是秦琅兼着,所以这长史其实就是都督镇南府了,这一步要是上去了,那可就真正的封疆大吏,踏入大唐一线重臣之列了。
牛见虎如何不眼红甚至妒忌呢。
“你也别急,先做好准备,等时机到了,得有能力接的住这机会。我给你提醒一二,若是下次朝廷再征高句丽,必然还是水陆并进。而鉴于百济和倭国如今联高句丽的这种作死态度,所以朝廷到时很有可能会联合新罗,先打百济。”
“先打百济?”
“没错,百济实力要弱于高句丽,水陆浮海攻百济可以有奇效,一来出其不意,二来阻其援高句丽,若是高句丽来援百济,则是化被动为主动,高句丽城池防守肯定要强于百济,到时调高句丽南下百济增援,岂不能占据主动权?”
秦琅说这些那也是有依据的,历史上唐高宗时再征高句丽,便是先灭了百济国,然后南北两路夹击,最后高句丽灭亡。
水师直接攻平壤不易,毕竟历史上隋唐几次水师渡海攻平壤都不成功,防守还是比较严密的,但百济不同,百济从没跟中原较量过,实力比高句丽还低一个档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