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068章 马颈相交野争锋(2/2)
    可是这回,尚囊的几次试探都无功而返。

    他们的骑兵集结冲向唐军,然后准备先骑射,到了近前两兵分左右,两翼包抄唐军,再切割包围,可刚冲到近前,还没来的及放箭,结果就遭遇到了唐军如飞蝗一般的弩箭攻击。

    唐人的弩机射程远,数量多,远超吐蕃骑兵们马上的射程。

    以往百试百灵的招数不灵了,吐蕃骑兵吃了个大亏,反应不及,被射的人仰马翻,一下子就伤了上百。

    调头,重整队伍再战。

    又被射。

    他们提前两翼包抄,结果这回不光是弩手,弓箭手也开始加入反击,尤其是让吐蕃骑兵们胆战心惊的是那些持长矛大刀的步兵,居然他娘的也都提起稍弓放箭,还他娘的是吊射。

    箭如雨下。

    这些步兵的稍弓虽不如那些弓弩手们射的远,射的精,但架不住数量多啊。

    如是再三,尚囊也头痛起来了,传统战法根本不管用。

    只能停止无用的进攻。

    唐军却脚步不停的一步步逼近。

    战场上,唐军的军阵后面,还跟着数辆高大的巢车,这些高高的车子既能居高临下眺望整个战场进退局势,也能在上面摇旗发布旗语命令,与各部响应指挥。

    甚至能让后方的几座山上堡垒军城上也看到,再通过烽火台烽烟传令。

    唐军的指挥体系分明,十分迅速明确。

    一万余人马,在广阔的河谷平原上,分成三部,可在刘兰成的这套指挥体系下,却不断的前进、调整,始终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原以为唐人就万余人,还兵分三路来野战,吐蕃正好可以各个击破,谁料现在对方如紧箍一样箍过来,他们却没有对敌之策了。

    唐人的弓弩狂射不止,吐蕃军不断的中箭。

    这个时候,尚囊才开始有些后悔轻敌了。

    他应当小心谨慎,不那么急躁进军的,应当在前面点就先立一座营寨,哪怕只是挖几条壕沟,立些简单的木栅,也绝对比现在形势强百倍。

    现在被三面合围,战法不顺,只能被动挨打,连点倚仗都没有了。

    仗打到此时,真的只能是混战了。

    吐蕃一万五千余兵马抱成一个巨大的圆,同时面对三面之敌的夹击,只能各自应战。

    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连跑都跑不起来,只能在那里跟唐人对射。

    而且射不了多久,唐人还在不断挤过来,最终是要白刃交接近战的。

    这他娘的仗怎么打成了这个样子?

    尚囊有些想不明白。

    外围的吐蕃战士正在拼命的防守,战势一时胶着,但尚囊很清楚,这等规模的野战,不可能真僵持着,外围的吐蕃军无险可守,明显扛不住唐军犀利的弓弩攻击多久的,况且人家的长矛、陌刀队都已经扑上来了。

    怎么办?

    “只能冲阵了,挑选精锐,选择一个方向,不顾一切的冲杀过去,如果能冲杀出一条血路,那么唐人的军阵就能被突破,一阵破,则三阵则破,等唐人再无法维持这军阵后,则我大蕃必胜。”

    几名吐蕃将领也只能如此道。

    总不能就这样被唐人不断的射射射,然后再扑到面前又刺又砍吧?

    吐蕃人喜欢野战,但明显不擅长阵地战,更不擅长被堵在那里对捅对射的打法,他们喜欢混战,喜欢穿插切割包围。

    如眼下这般,如何是唐人军阵的对手,人家始终保持着严整的阵列,弓、弩、盾、矛、刀、骑的配合的是那么严密默契,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拼的一些伤亡,也必须冲进唐阵,不能再这样打了。”

    唐军弓强弩劲,长矛密集,陌刀锋利,又有游骑押阵,但是总不能继续这样打下去,这样打下去他们是一点希望也没有的。

    所以不管如何,还是得冲,他们现在都后悔刚才没有下定决心直接冲到底了,否则也不会陷入此时这等难堪境地。

    蛙旗之下的娘尚囊皱着张黑脸,半天后也只得点头同意了将领们的提议,虽然他觉得全面混战,也未必能占优,可总比坐以待毙强,况且,说不定还真有机会反败为胜呢。

    左领军将军旗下,齐兰成在巢车上很快也察觉到了吐蕃军的变化。

    冷笑了几声,“死到临头了,才终于想起来要拼命?迟了,传令下去,小蕃即将猪突鼠窜,各部守好本阵,不管多大代价,都要挡住他们。突袭之战,无论胜败,也只在一顿饭的功夫,所以我们只要顶住吐蕃人一顿饭的功夫,那么他们再无翻身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