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龙涎香袅袅升起,凝而不散,满殿生香。
皇帝闭目躺在榻上,杨妃在为皇帝揉捏着头部,动作轻轻柔柔,让皇帝十分舒适。
近来诸事纷杂,让皇帝头痛不已,他的气疾发跟着作。
皇帝身有气疾这是项宫廷顶级机密,尚药局也只有几位老供奉知道,并暗里为皇帝治疗,只是这气疾似乎是李家的家族遗传病,御医们也只能开药调理,难以根除。
而秦琅曾经也为皇帝瞧过这气疾,据他的判断,皇帝的气疾应当是心血管疾病。李渊便有风疾,后来也是因为风疾而走。李渊的情况,秦琅认为是脑血栓导致的中风,这也符合御医们对李渊风疾的诊断的。
李世民也有风疾,但更重的是气疾,风疾气疾都有,长孙皇后则也有气疾。
皇帝的气疾最早发作是在贞观六年,上得疾,累年不愈。
李世民的气疾按老御医们的诊断来讲,其实也还是风疾的一种,属于早期症状,皇帝贞观六年气疾发作后,具体症状就是一热或一剧烈运动就开始呼吸困难。
皇帝在贞观六年以后,每年夏天便要去京西岐州的九成宫避暑,也就是隋朝的仁寿宫,当时有大臣曾经劝谏过,说皇帝扩建九成宫花费巨大,经常游幸九成宫荒废政事等,李世民很诚恳的对大臣说,朕不是那好游玩之人,只是身有气疾,热便顿剧。
秦琅也曾奉旨给李世民寻找治气疾的药物,对李世民的病症也做了些研究,他认为李世民得的还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纵使李渊的风疾,还有后来高宗李治的气疾等,但很明显,这就是家族心脑血管遗传病症。
李世民还有明显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年纪轻轻就有三高,这与李世民的饮食习惯有关,也与他以前常在军旅征伐的一些环境有关,以前的李世民虽不好饮酒,可好肉食奶酪,吃的盐重。
从统兵征伐的元帅,到居于深宫朝堂的皇帝,运动量也少了,饮食仍油腻偏咸,荤腥多。
三高在后世虽然常见,但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严重的健康杀手,御医们对这些病统称为气疾,再严重点就称为风疾了。
李渊是风疾发作走的,最后都瘫痪在床神智不清了,李治后来也经常头晕目炫,甚至眼睛都看不清了,明显就是高血压加上高血糖导致的并发症。
唐顺宗后来就中风了,口不能言,而唐穆宗风眩就床,足不能履地。
基本上,唐朝皇帝都有这种问题,很明显的家族遗传病。
尚药局的老供奉就总结过,说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大抵医药虽同,人性各异,唯脚气头风上气,常须服药不绝。
李世民就是八十种气病中的上气,而后来李治属于头风,都是慢性病,需长期服药。
皇帝气疾需长期服药,只要不做剧烈运动,或者是酷热时期,一般都还能控制的住。
但这病情绪得保持平和稳定,不能急怒躁。
“大家?”
杨妃见皇帝似乎睡着了,轻声唤了一句。
“嗯?”
李世民仍然闭着眼,“淑妃按的着实好,你这一按,朕感觉整个头颅都轻松了许多,先前跟针扎一样。”
“大家莫过于操劳,当心龙体。”
李世民长叹一声。
这次气疾突然发作,差点就要了他的命,当时他在甘露殿中用餐,翻看着许洛仁发回的密奏,看着太子和侯君集在陇右的行事,越看越气,气极攻心,一下子就昏迷晕倒在地。
幸好当时魏王李泰在宫中拜见,他留下来一起用餐,及时的传唤御医,又是针灸又是推拿,再加上用药,皇帝总算很快醒来。
但没有人知道的是,李世民昏迷中醒来后,曾经有很短的时间,除了眼睛能动,全身麻痹,手不能动,口不能言。
当时那种只能转动眼睛的感觉,让经历无数大战,从尸山血海中一路杀过来都无所畏惧的皇帝,心中充满了恐慌。
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至今都难以忘记。
好在经过老奉御的针灸后,他终于能重新控制身体了,在床上休养了几天后,基本上没什么大碍了。
事后,皇帝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他短暂的瘫痪症状,他小心的隐藏着这个秘密,甚至对宰相们说,自己只是一时劳累过度导致昏迷,并没有什么大碍。
可这这些天来,皇帝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他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男人的反应能力,自那天后,他再也石更不了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实,他悄悄的召老奉御询问。
老奉御为皇帝仔细的检查了身体过后,给他开了一些药调理,又替他推拿针灸等,可事后皇帝不管召哪个妃嫔,都没感觉了。
才三十多岁的皇帝,虽然已经有了三十多个儿女,可还算年轻力壮,居然就失去了这宝贵的生育能力,这给皇帝无比沉重的打击。
这些天,李世民内心烦躁,心情极差,动则发火。
每晚皇帝都要临幸宫人,一开始是召妃嫔,四妃九嫔,但仍然一样。后来皇帝召那些年轻美貌的宫人,依然没有反应。
皇帝彻底绝望了。
他开始放弃折腾。
他让老奉御保密,自己也不再召宫中美人临幸。
“福儿今日还说要来拜见大家。”
“朕只是小恙,今已无碍,让赵王好好读书吧。”
赵王李福是杨淑妃的儿子,今年五岁,不过已经被皇帝过继到了废太子建成名下为嗣,当初杀兄夺位,并诛建成五子,后来又追封建成为息灵王,再追封息隐王,最后追加隐太子,并把自己的儿子李福过继给建成继嗣,封赵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