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842章 伏虎
    牛见虎蹲在难滩河边的松林中,一声不吭,如同一尊雕塑。

    林外。

    难滩河在此穿越一线峡谷,谷底山脚河畔一条跟随着河谷的小路蜿蜒,这是一条宽不到一丈的道路。

    一名参军来到牛见虎旁边。

    “侬天顺一万二千人马正在往这边来。”

    “具体点。”牛见虎一脸严肃。

    参军迅速拔出一支匕首,在地上比划起来,“侬天顺这一万二千人,有步有骑,但基本上都是青壮蛮丁,没有携带什么老弱妇孺,也没有携带辎重,只有部份马骡随军。”

    “他们大约是两千人为一营,有五个步营,另有一个骑营。”

    牛见虎迅速计算着,“路狭,挨次每营双人行,路宽一丈,则四人一排,路宽一丈之外,六人一排,路宽二丈,八人一排·····”牛见虎所说的这个路,并不是指寻常一般所说的路面,而是指道路左右只要是干燥可以行走的地面,都算在道路宽度里面,以计算安排行军。

    行军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有一个关键的东西便是行军长径,简而言之,行军时得先根据道路宽窄,预定好行军时每排的人数车马,以及前后间距,并各部队之间的间距,还得据此安排好侦察探马,骑兵巡护等等。

    就如当年杨广征高句丽,发兵一百一十二万,分为三路,左右二路又各编十二军,加上大量的辅兵部队和运粮民夫,每天发一军,前后相距四十里,整整用了四十天所有军队才刚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前后九百六十余里。

    这就是百万大军的行军长径,高达千里,十分恐怖。

    牛见虎做为将门二代,本身也是熟知军事兵法? 军中历练许久? 对这些那是相当门清的。

    以眼前难滩河边的道路,从波州过来? 侬天贵的兵马最多只能一排四人? 如果是骑兵只能两骑。

    大唐府兵行军,有严格的标准要求? 比如步兵徒步每排间距是七尺,骑兵每排间距则是一丈二。

    府兵一个步兵团二百人? 不算后勤骡马车队? 行军长径是三十三丈,而一个八百人的步兵营行军长径约为一里。

    若是一个两千人的行营,行军半径则是三里。

    当然,如果是精锐部队? 步兵间距还能缩短为一步? 也就是一米五左右。

    按照这个数据,牛见虎能够迅速推断出侬天顺的那一万二千人的队伍长度,他有五个步兵营一万人,如果五个营之间不拉开距离一起行军,则是一万除四除一步? 为两千五百步,五百步一里? 那么便要拉开五里长的队伍。

    再加上骑兵两千人,两千除二乘一步? 又是二里长。

    这一万二千人,就算各营中间不分开? 也得拉到六里长。

    而在通过这附近的峡谷里? 路面不及一丈宽? 意味着队伍还要拉长一倍,就是起码十二里长。

    以正常的行军速度来说,一个时辰大约行军十里路,意味着后军与前军距离一个时辰以上。

    当然,这些数据都是以唐军精锐府兵的数据做依据,事实上侬天顺的蛮军里既有句町蛮也有左溪蛮,他们本不是职业军队,而是各个部落溪垌联合起来的,本来都是些猎人、铁匠、银匠、矿工、农户、奴隶等等拼凑而成。

    这样的军队行军时,肯定无法保持很好的默契,尤其是各部队之间,必然会要拉开些距离。

    尤其是当通过一些险要路段时,还可能会导致堵塞等等。

    而为了保证大军行进时不混乱,唐军向来要求是行军在道,十里齐整休息,三十里会干粮,六十里食宿。

    不然的话,走着走着,可能就会有大量兵马掉队了,必须不断的休整才能把部队带完整,并保持战斗力。

    而部队越大,人马越多,则行军的速度越慢,因为一路上得不断的整理队伍。

    这么一算,侬天顺的这一万二千人马,虽然算是蛮军的先锋精锐了,但估计这一路过来,得拉长十五里左右甚至是二十里。

    真正的一字长蛇大阵。

    牛见虎在地上一划,一条弯曲的长线。

    “这是难滩河,这是雷云谷。”

    雷云谷一线峡谷,宽达十余里,难滩河出雷云谷,汇入了三条支流,然后向西北转了个大弯,因此出峡谷后,还得过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