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泰这几天也一直没睡,时间紧迫这几天一直在挑灯夜读,这是一个能证明自己的好机会,必须得好好把握才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楚妃娘娘,也不能辜负了马丞相对自己信任,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让父皇刮目相看。
不知不觉天也慢慢亮了起来,司马先生也是每天一大早儿来,晚上到宫门下钥了才走。如今司马先生传授的东西跟以前都不一样,宇泰也必须更加努力才行,但是天资一般也只能用点笨方法。
司马先生在这几天的传授中也觉得,二皇子不够灵活,不会以一变百,为了不辜负马丞相的嘱咐,必须得更废些心力才行。
“每个时代治理水患的方式各不相同,东汉王景治河是修高堤坝、修整分洪道。元代贾鲁治河是主要措施:疏、塞并举,疏南道,塞北道、使其改流经南故道。明代潘季驯治河是巩固堤坝、缩窄河道、加快水速以冲走河沙、修筑分洪区。不过总体来讲都是修堤、疏浚都是常用手段。不过早期还有一些奇葩方法。例如战国时候以邻为壑,就是把水引导到别人家去。汉初曾经认为大禹的古河道是最优河道,但是被战国时候毁灭了痕迹。所以水灾来了不管,让水自己去找最优河道。”
时间急迫司马先生说的很快,宇泰这边也只能飞快的记下,等到先生走了之后在慢慢揣摩。司马勤看着二皇子的这个法子有点笨拙,虽然对方不是朽木,可也不是什么良钓也只能尽量多费些心思。
“治理水患要知道变通,不能总是根据一种方法去治理水患,每条河流都有不同的曲线,水的深浅,水流的湍急程度,地形的高低都需要亲身去了解实际情况,要经过走访测量,才能彻底摸清河流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防水措施。古代大禹的父亲治理水患就是通过修筑许多的堤坝,对大水围追堵截,但是大水泛滥之后水势太强,直接将人们耗费精力修筑的堤坝全部冲垮,最后大禹的的父亲治水失败,随后当时的首领,又任命大禹担任治水的首领,大禹上任之后,四处考察地形绘制了无数张治水的地图制定了方案,最后决定采取清理河道,将河道中的泥沙挖掘出来,通过修正沟渠对大水进行分流的方法来治理水患引导洪水分流这种成功的,制服了水患。”
宇泰很努力尽量将每个字都记下
司马先生喝了口茶缓了缓嗓子继续道:“明朝时期,黄河泛滥成灾,出现了多次的决堤事件,明朝朝廷多次派人去治理黄河都未见成效,明朝首辅申时行就派遣擅长治水的潘季驯去治理水灾,潘季驯采取了引清水入黄河水的方式减轻了泥沙量,又用缩小河道的方式减少水患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实宇泰在心里想默默的问,如何治理都应该是朝廷官员的事,自己应该只负责救济灾民,为什么要学这个!
司马先生似乎也看出了二皇子的疑问:“二皇子,您可有什么问题?”
“没。没有!”
阅人无数的司马先生也明白二皇子心里想什么,看着二皇子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不免得有点生气,现在二皇子就在刀尖上还不自知便道:“您是觉得如何治理河道应该是官员的事,而您作为王室去救济灾民只要落得个好名声,为国主挣得贤主明君的好名声就够了,是不是?”
看到二皇子的样子,司马先生不禁有点生气:“二皇子您想的也没错,这里也没外人,老夫有话也就直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