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霸从之,查明实情,便下诏书,言大将军公孙武折兵丧失两万余人,致使大将花羽阵亡,将军梅成身负重伤,尽挫燕军锐气,其不可再为将。特下诏免去公孙武大将军之位,改任车骑将军。提拔卫将军公孙英为大将军,公孙鹄提拔为卫将军。厚加抚恤花羽,梅成已经重伤,遂将其送至辽阳疗养。
公孙武见公孙霸诏命到,改任自己为车骑将军,便领旨谢恩,将大将军印交付公孙英,率亲兵回辽阳,入朝谢罪,公孙霸赦免之。自此公孙武兵权解除,其所任车骑将军,有名无实,不过统领千人仪仗军马而已。
公孙霸闻知姬超降敌,姬超家属等人皆在辽西,已经一同降汉。公孙霸心中恨之,对闻人亮道:“姬超深知朕大军虚实,今番降敌,恐其助贼也。朕欲要派遣刺客除掉姬超,此事可行乎?”
闻人亮道:“姬超虽然知我军虚实,然其一老卒,纵然助贼,亦又何能为?陛下可变动防守,便可破解也。如遣刺客,即便刺杀姬超,也无关大局,如行刺不成,反而不美。”
公孙霸遂从其言,便不派刺客。又传令将辽东各军防卫部署再做调整,以防姬超将辽东防务详细告知汉军,对其不利。
闻人亮等又上奏公孙霸道:“辽西郡已经陷于贼手,恐贼军大举进犯辽阳。请陛下令云出日胜海师从海上出兵击贼后方,贼军必然回援,如此便能分辽东之兵势。”
公孙霸道:“朕海师此时果真能用乎?且先问丞相之意,再做决议。”于是遣使至且虑,问归海卫应对之策。
归海卫见汉军夺取辽西郡便驻军不前,寻思潜龙尚不知辽东燕军防务虚实,故暂时歇军。又寻思辽东可以胜汉军者,乃云出日胜海师也。闻知汉军海师亦至渤海,与云出日胜相持十余日而未有一战。归海卫亦不知汉军海师虚实如何,于是便传令云出日胜,可以试战汉军海师,以试其军力。
未几,公孙霸又来问计,归海卫便上书答复公孙霸说,可将陆上军马尽力护卫辽阳,且令云出日胜海师试战汉军,如能破汉军海师,便可乘势偷袭汉军后方,潜龙必然将回军救援也,如此,辽东便可安。
公孙霸得书大喜,于是便下令让归海卫用兵。又命辽阳为海师提供准备军资器械等,全力供应云出日胜。
云出日胜率海师退至辽东属国海上,不数日,接得归海卫军令,便对诸将道:“吾军已经同贼军海师相遇,然未有一战。以吾观之,诸葛岳海师虽然训练有法,其军甚精,然与吾海师尚逊色一筹也。陛下陆上军马已经失利,急盼海师一战胜敌。今战机已到,诸君建功立业之时,正在今日也。”
楼船将军苏则道:“龙骧将军海战奇才,天下无双,诸葛岳亦不能相敌。今且率海师出战贼军,吾为将军之助,一举击破诸葛岳,大燕海师必然扬名,潜龙等将知难而退矣。”
诸将闻言皆要建功,踊跃欲要出战,云出日胜见海师士气高昂,正可用之,于是差人哨探,闻知汉军海师驻兵榆关海上,云出日胜闻报笑道:“诸葛岳驻军榆关海面,以防我东下。然有苏将军在,我军可以走深海而袭其后方,诸葛岳焉能阻吾?”于是便与苏则,万泰、叶双等率领海师三万人,大小船只二百余艘,从辽东属国海面出发,走深海向榆关而来。
行至海上数日,苏则测算船队在海上位置,见距离榆关不过二百余里。便对云出日胜道:“我军今已经至渤海中央,北面便是榆关,不过二百里。西面是冀州渤海郡,距离我军三百余里,南面是青州东莱郡,距离亦三百里。将军今欲要进军何处?”
云出日胜道:“且先进军榆关。待吾与诸葛岳一战,击败其军之后,再袭扰渤海郡。”于是率军向榆关而来。
诸葛岳令人探知伪燕海师,得知其驻军辽东属国海域,于是准备举海师来战之,忽然又闻报说云出日胜已经率海师向西面航行而来,诸葛笑峰便命军驻扎榆关海上防守,命人再探,又接报说云出日胜并不走近海,而是走渤海中央深处航行。
诸葛笑峰闻言甚惊,道:“云出日胜若能航行深海,如其袭击青州、冀州等处,我军将难以防备也。”正在寻思对应之策,忽然海上哨探又来报,说燕军海师又向榆关而来。
诸葛笑峰闻报,便命众军道:“云出日胜来此,必然要与吾军相战也,且列阵待之。”便排开战船列成阵势。登帅船望之,少许,只见前方海面上桅杆渐起,不多时,海平面上出现一支船队,密密麻麻,其势甚众,渐渐向榆关靠近。
汉军见之皆各自惊讶,诸葛笑观其船阵道:“看来船情形,不下三万余众,此定是伪燕全部海师,云出日胜必在其中,吾尚未进军,云出日胜便亲自来攻吾。其人非同小可,不可轻视。”于是传令全军准备迎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