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阅扬州士人所献后汉张衡所著《西都赋》,赋中所言,乃颂长安之盛也。领英知其意,便道:“汉朝以诗书礼仪治国,所以传世久远。今大汉重建,九州又归一,欲成两汉之盛,正所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吾此番回朝,必然奏鸣陛下,当再显汉朝文章光辉灿烂也。”
于是座中扬州士子皆叩拜相谢,领英一一抚慰。众士子退而欢喜道:“陛下定国,丞相当朝,文章之事,有望复兴矣。吾辈之愿,将以实现矣。”
原来江南富庶,颇得文采风流。末帝之时,天下文风不振,而南方扬州、益州、荆州等地文风兴盛不衰,名士辈出,其中又以扬州文风极盛。上至州牧刺史,下至布衣百姓,皆歌诵诗书成风。
领英在建邺停驻七日,巡视扬州已毕。遂对车安道:“征南大将军诸葛笑峰正于东海上筹建海师,吾已至扬州,便可前往海上一观也。”于是告别车安,率护卫前往长江口而来。车安欲要命孙晋率军相护送,领英辞谢,命不可劳军费力。只带护卫五十余军,船三艘至长江口海上。
领英至长江口海上诸葛笑峰海师营中,诸将齐来参拜,领英道:“不必多礼,吾此行日程紧蹙,且先观海师情形如何。”于是不登岸,就上诸葛笑峰海师帅船,观海师诸营人马。
汉军见丞相亲自前来巡视检阅,皆高呼万岁,领英代华武帝谢过。船行海上,茫茫海洋,浩瀚无边,波翻浪涌,领英观看良久,心中惊异。谓诸葛笑峰道:“海上情形,果然与江河大不相同。如伪燕治海师,从海上来袭击骚扰大汉沿海边境,如无海师相制,其若逃往大海,诚难追袭矣。”
诸葛笑峰道:“海洋虽然浩瀚,然亦有水路方位可循之。丞相放心,大汉海师半年可成,唯今便只差海上战船也。”
领英道:“有诸葛将军在此练兵,吾心便安。”于是又乘船登岸,诸葛笑峰将海师大营设置岸边,晚间皆登岸,日间在海上练兵。时张宠、王节二将初此至海上,不服海边水土,训练数日,皆得眩晕呕吐之疾,内地水师士卒亦得此疾,领英心下担忧,问诸葛笑峰道:“海浪波涛起伏,其水为腥咸,吾江河水师可适应否?”
诸葛笑峰答道:“张、王二位将军,不曾出海,所以如此。不过无妨,此一时不适之疾,只需月余便可自动恢复。吾军中亦有解药,若服之,便可医眩晕之病。”领英方才放心,又传命加紧赶造海上战船。
领英在长江口海师营中停留三日,一一视察完毕,见诸葛笑峰训练有法,甚合其意,遂放心,对诸葛笑峰道:“国家组建海师,皆倚仗将军,望将军勿负陛下相托之意。”
又命张宠、王节二将道:“诸葛大将军天下水师奇才,你二人不可不尊奉其命,虚心学之。”二人领命,便又拜诸葛笑峰为师,诸葛笑峰欣然接受。领英遂辞诸葛
笑峰,又舍舟登陆,自广陵郡前往徐州而来。
徐州牧伍玄闻知丞相前来巡视,不敢怠慢,遂率徐州刺史部文武官吏数十人迎接于下邳城外。卫将军武兼文奉命领徐州军务,亦驻扎下邳,也率军前来相迎。
领英入徐州下邳,伍玄等亦以跪拜大礼相迎接,领英命不必多礼。伍玄率帐下文武对领英奏道:“丞相代陛下巡视徐州,即陛下亲临也,徐州上下岂能不遵之?以大礼尊奉丞相者,乃尊汉朝也。”领英方才受之,遂一起入下邳城。
至城中府衙坐定,伍玄请领英先歇马,准备设宴款待。领英道:“吾初次至徐州,行程紧蹙,且先惯例查看册籍。”伍玄与徐州官员将徐州册籍文书等上呈,领英一一观看阅览。徐州牧伍玄、徐州长史虞良等在旁侍立述职。
领英见伍玄与虞良二人一直站立,遂命二人坐下说话,二人不敢,伍玄对领英道:“玄蒙陛下之恩德,得以重新领受徐州牧,感恩不尽,今丞相到此,亦是陛下亲临徐州也,下官等不敢不以示尊奉之。”
时徐州自伍玄麾下文武皆未有见过领英,平素闻知领英威名扬于四海,今一见之,领英年纪不及四旬,身材不及七尺,皆大为诧异,互相议论道:“潜龙真不可貌相也。”其麾下将军云迎、章猛、韩宁等将,皆受封汉朝将军,各领徐州各郡县军务。章猛乃原徐州大将章雕之子,韩宁为韩冲之子。
领英将徐州民政之事一一查看完毕,天色已晚。伍玄遂大设宴席相请领英,席间并以歌舞助兴,领英见之不悦,虞良察言观色,遂对伍玄道:“丞相不喜奢靡,且撤去歌舞。”伍玄便命撤下歌舞,领英脸色转和。遂对伍玄道:“令祖汉朝大臣,在乱世之中,为汉朝守徐州,又为中原诸侯纵长,称上将军九州伯,相抗伪燕,甚有功勋。今使君年正韶华,当可继令祖之志,以相治徐州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