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徐州牧伍文忠,统领徐州之军,又以宛城贺武为辅助,折冲将军陈章武领军驻扎沛城,互为掎角呼应之势,对抗中原公孙氏。闻知公孙霸、第五均相继称王。其帐下文武,皆欲劝进伍文忠也称王相抗之。不敢开口,于是推荐长史虞良前来试探之。
虞良遂对
伍文忠道:“在下闻古人言;君子不避水火。后汉之时,曹丕篡汉称尊,昭烈既在成都承继大统。何也?势所然也。今公孙霸据中原称王,第五均亦响应之,在下想请教主公高见。”
伍文忠听罢,哈哈大笑道:“你不过是要劝进老夫当在徐州称王而已。”
虞良遂伏地道:“主公英明,在下不敢隐瞒,正是奉徐州群臣之命,前来问主公意见如何。”
伍文忠沉吟道:“高祖皇帝曾与臣下约定: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公孙霸悍然称王,已经为天下公敌。第五均又响应之,势必将为乱天下。吾不能效仿乱臣贼子所行。”
虞良又奏道:“然天下非常之时,不可以拘泥于常理。今主公领徐州,兵精粮足,甚有势力,又为中原诸侯纵长。主公之名望,中原无人不服。以在下愚见,主公若不加爵晋位,恐不利于中原相抗衡也。”
伍文忠闻知,遂问虞良道:“如长史之言,吾当如何从之?”
虞良道:“主公名望,领袖中原诸侯,海内皆有声望。如若主公碍于汉室法度,不便称王。可称上将军九州伯,仍然尊奉汉朝。如此,远近人望,皆收于主公矣。则可领袖天下诸侯,抗衡公孙氏,中兴汉朝也。”
伍文忠闻知,以手抚须,沉吟不语。虞良见之,遂起身击掌三声,伍文忠正不解其意。忽然门外数十人涌入,皆下拜于地,伍文忠视之,皆徐州帐下文武官员也。
虞良率领众文武官员,一齐跪地请奏道:“望主公以顺应形势,即九州伯之位!”
伍文忠大惊道:“你等自作主张,可知天下诸侯同不同意?”
从事陈盛遂起身,手持表章,献于伍文忠道:“此乃兖州刺史贺武、青州刺史陈德之子陈功、豫州大将韩冲之书,皆同意主公领上将军九州伯。”
伍文忠遂览书信,看毕,遂对众人道:“既然如此,诸位盛意难却,老夫也当不负众望,暂时领受此号罢。若公孙氏平定,吾即去号归位。”
于是徐州牧伍文忠又称上将军九州伯,发书申奏朝廷,布告天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