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品质是生命,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我们可以说服和引导,不能一下子全部都开除了,现在好难啊。”
“我知道你和他们都很熟悉,有些甚至还是你的亲戚,你只是好心想带着大家挣钱,帮助他们走到致富之路,可是他们的观点严重有问题,炒茶师,不认真的好好炒茶,只求数量。”
“好,就算炒茶师错误大,但是你把采茶人也开除了。”刘老师还是想不通。
“既然这样,我们又来说采茶人的问题,走的那几个人本来就是有问题的,所以我才会一点都没有挽留,他们采茶,一个人一天采的茶就是我们小茶山采茶人的几倍,把一些不合格的茶叶也采进来。
大叶子、老叶子、烂叶子都采进来,我找他们谈过,还不能说,一说就不高兴,居然说我故意整他们,故意和他们过不去,唉,刘老师,你说说,我和他们都不认识,近日无冤往日无仇,我干嘛要整他们?”
刘老师语塞,摇摇头,“那也只是个别人。”
“对,一开始只是个别人,但是人家老老实实采茶的人,采茶数量远不如他们,收入就没有他们高,最后也学着掺假,这已经够严重了。”
刘老师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薛梅说的是事实。
薛梅接着说,“我们公司销售的都是好茶,优质茶,所以才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现在的销量都来自于广告效应,如果要严格按照小茶山的要求,我们一斤茶都生产不出来。”
“薛梅,这儿是茶厂,不能和小茶山比,小茶山说白了只能算是个大茶庄。”刘老师不同意这个观点。
“我当然知道,我们茶庄的茶,火候、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炒出来的茶都是内销,供不应求,但也不会提高产量,不然质量就没办法保证。”
刘老师终于明白,市场经济不能带着人情味,想生存就必须改变观点,靠帮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终于不再说什么,“好,我知道了。”
薛梅自从当了这个质量总监以后,也是拼命三郎,心思都扑在工作上,目标只是想要出成绩。
她知道李秋水把质量看得重,所以她监督得很严格,很显然,也得罪了不少人,厂里人给她送外号女魔头,基本上没有一个人喜欢她。
她也不管这些,心里想着反正你们喜不喜欢不要紧,李秋水喜欢我就行了,在厂里连续盯了半个月,感觉差不多都上正轨了,才准备回一趟江州。
原本计划乘坐来提货的车回江州,结果司机临时有事要绕道另外一个县城,薛梅决定先搭顺风车去县城,再坐客车。
走到路边,刚好遇上一辆农用车,薛梅招手,“师傅,你是去县城吗,搭我一段可以不?我给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