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机百怪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章 千机匣(2/2)

    其实,从发现青铜方柱是爷爷的贴身物品开始,我就觉得它不简单,现在又在上面看到了墨文十六字,我敢断言,这个外形酷似刀把的东西,必定大有乾坤。

    以我对墨家机关的了解,我尝试拨动四段青铜柱块,结果柱块纹丝不动,仿佛是连为一体的。

    可能是很久没有接触机关的缘故,我觉得自己手艺生疏了许多,那种对机关的敏感直觉,也已经消失殆尽。

    想到这里,我深呼吸调整状态,再次研究起四段青铜柱块的结构,同时双手不停在柱块间摸索,忽然,我的手指连同大脑像是触电了一般,无数以往的记忆片段在脑海中闪过。

    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独自在爷爷工具房里捣鼓木头玩具,我的双手顺着柱块的青铜纹路,鬼使神差的摸到了方柱两端,然后用力一拔。

    咔嚓一声脆响,青铜方柱中间的部分,应声冒出了隐藏的第五段。

    第五段青铜柱块出现在圆端一侧,四个面中只有一个面刻有字符,这个唯一的字符有点儿眼熟,我连忙转回去看圆形端面刻的字符。

    结果发现端面的字符消失了,凭空转移到了第五段青铜柱块表面。

    我自小见惯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机关玩意,对于眼前诡异的字符转嫁,并不是很惊讶。

    相反,我隐隐觉得,青铜方柱真正厉害的机关,还在后头。

    第五段青铜柱块出现之后,其余四段柱块可以自由转动,显然是被解锁了。

    我想了想,把四个较为眼熟的墨文十六字,扭转到第五段有甲骨文的一面,五个字符连成了一线。

    我几乎是按照直觉在操作,想把第五段青铜柱块压回去,结果力气完全不够用。

    我脑子一热,想都没想,握住青铜方柱就往台面砸去,以此借力。

    砸向台面的是圆形一端,另一端正对着我脑门,在圆端几乎砸落台面的瞬间,我眼前忽地一亮,整个人莫名惊出一身冷汗,直觉告诉我:必须马上停下!

    然而,由于力道过猛,想让青铜方柱停住已经不可能了,我只能扭动手腕,让端面尽可能偏离我的门面。

    当啷一声,青铜方柱圆端狠狠的砸落台面,柱身猛地颤动起来,震得我虎口生疼,五指差点握不稳,仿佛青铜方柱内部,有无数电流正在疯狂窜动。

    砸落声响起的同时,我眼前猛地一亮,耳边掠过一道呼声,我反应过来时,已经吓得目瞪口呆,魂儿差点都没了。

    只见一段三尺长的青铜利剑,几乎贴着我耳朵从青铜方柱里射出,如果我没有先见之明,估计现在脑袋都已经被利剑戳穿了。

    我小心翼翼的把青铜剑从我耳边移开,轻放在台面上,生怕再碰到什么骇人的机关。

    红木台面上,青铜古剑青光潋滟,英气逼人,像是刚刚锻造出炉的锋锐新剑,光洁无瑕没有半点铜锈,更看不出任何历史的痕迹。

    这样再看,青铜方柱一点都不古怪了,它本身就是一个剑柄,与伸出的青铜剑身浑然天成。

    我仔细观察了剑脊和剑刃,没有发现明显的拼接痕迹,仿佛这段三尺长的剑身,由一块完整的青铜铸造,但我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剑身的长度是剑柄的三倍,倘若不是利用了缩骨的原理,剑柄不可能藏得下剑身。

    只能说,这种机关的造诣非常高明,我这种凡夫俗子,根本无法参破其中的玄奥。

    看着剑柄表面的墨文十六字,我隐隐觉得,青铜把手的形态,或许不止长剑一种。

    我开始懊悔,当时为何不多记几个墨文十六字的序列组合,我之所以熟悉现在的四个字符,是因为我每次翻开爷爷的蓝皮书,这四个字符相关的那一页,准会出现在我面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的汉字注释,正是剑一类的兵器。

    我现在有些好奇了,爷爷每次外出都带这种机关利器,到底是要跟外人去做什么?

    或许明天之后,我就能知道结果了,我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无论爷爷外出做的是什么事,我都要比他做的更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