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一路上有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642章 偷渡客的生活(2/2)
    她孙媳妇不解:“咱们村那几个婶子就是那会儿来的?人家不都挺好的?”

    王老太看了一眼孙媳妇,她这几个儿媳妇孙媳妇可真没人家巴蜀女人勤快,她很羡慕当年娶了巴蜀媳妇的人家的。

    她没意识到,她这也是吃不到葡萄就只能说葡萄酸了。

    “她们说话都听不懂,更别说说不定被骂了都不知道咧。”

    邓天凤干巴巴地辩解:“巴蜀女人都很好的。”

    曹蔓不愿意让妈妈接着听下去,“妈,我二叔挑水回来了,咱们开始干活了。”

    “唉!”邓天凤赶紧起身,跟着曹定邦回到刚才暂停的地方,开始干起活来,也算逃脱了王老太的盘问。

    曹蔓就没这么幸运了,两家的育苗圃都在田间地头,挨在一起,王老太是来给小辈送水的,她就坐在两家苗圃的中间,跟谁说话都方便。

    而且老太太身体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的,嗓门还大,大半个田地的人都能听见她的声音。听着这边这么热闹,还有些歇晌的人也围了上来。

    大家一看,哟,曹家那个出国的闺女回来了,来凑热闹的人更多了。

    来的人多了,问的问题也多,倒是给曹蔓提供了个好机会,她可以对问题挑挑拣拣,想回答的就多说几句,不想说的就假装没听见。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上也能看到不少外国电视剧和电影,但现实生活里还是很少能遇到真的在外国生活的人,尤其是像他们这样偏远的一个农村小庄子。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在国外,是不是真的可以挣大钱,有人可是说过米国遍地是金子,哪怕是捡垃圾都能挣大钱。

    这个说法曹蔓倒是第一次听说,“哪儿有那么多机会?不过我倒是经常看见新闻里提到有偷渡的船翻人丢命的。”

    然后在大家的要求下,讲了两例她还记得的。

    大家都唏嘘,钱还没挣着呢,小命先没了,唉!

    然后大家就很关心那些偷渡成功的,都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曹蔓的回答又让他们失望了。

    曹蔓是这样回答的:“我是申请出国留学才去的米国,后来从西部移到东部,还是在大学附近,那些偷渡过去的,应当是都生活在华人街,他们之所以生活在华人街,是因为很多人过不了语言关,留在华人街还能接着说华语,而且偷渡过去的,没有合法的证件找工作,都是打黑工,我很少去华人街,还真不太清楚他们的日常生活咋样,更不清楚他们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曹蔓做科研,形成了严谨的性格,这样实实在在的回答却是引不起大家的兴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