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一路上有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88章 走向远方的第一步(2/2)
    虽然这次实验证明了人在接受命令时会做出服从的姿态,做一些旁观者看来很疯狂的事情,但参与实验的人也因此受到几乎不可逆转的影响。

    内心深处的魔鬼没叫醒之后是不容易被压制回去的。

    曾经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被拿来实验,让他对某一种让他感觉恐怖的声音和小白鼠联系了起来,这个孩子不仅对小白鼠感到恐惧,最后还发展到对一切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都感到恐惧。

    在我们眼中,可爱的大白兔、毛绒玩具都成了他的噩梦之源。

    想想这个孩子长大后依然有这种症状,而且还是小时候人为造成的,是不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可惜这是一个孤儿院里的孤儿,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没有人真的关心他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更不用说心理学家拿小猫小狗做的一些奇(变)葩(态)试验了。

    所以渐渐有人提出反对这样的实验,之后法制法规就慢慢多了起来,去限制这种可能会对一个生命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害的实验项目。

    不仅是在心理健康方面立法限制,在身体健康方面也有同样的限制。

    米国很多人都喜欢甜食,饭后甜点几乎是米国餐馆的一道必备餐点。米国人里糖尿病病人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对糖尿病的防治也是很多制药公司和科研机构的研究重点。

    科技人员对糖尿病以及药物的研究就受到很多法律法规的限制。比如只允许他们拿小白鼠等体型小生命相对短暂的动物做实验。

    科研人员需要在小白鼠身上人为造成糖尿病症状,去研究糖尿病的成因和发展,医药科研人员在研发新药时需要在这样的小白鼠身上检查药物疗效。

    但这种限制也无疑地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在小白鼠身上得到的理论不一定适合人类,哪怕是在小白鼠身上起作用的药物,也不一定能在人身上起作用,尤其是很多时候药物剂量也不是跟体重成正比的。

    科研人员倒是很想在大型动物,尤其是跟人很像的猴子和猩猩身上做实验,可法律法规并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这是尽可能地尊重生命的表现,不能为了人类的糖尿病或者其他疾病就牺牲其他物种健康的生命,尤其是高等哺乳类动物。

    尼克就曾经在感慨药剂难做的同时,也感慨在米国做动物还是很幸福的。不像其他国家,除了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其他动物还没有专门的动物权保护法。

    很多在米国国内没法做的实验,有些科学家会寻求跟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去要求宽松的地区做实验。

    曹蔓他们的项目不仅要考虑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还要考虑实验本身设计的合理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