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夫攻略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回京之路(2/2)
    顾遥道:“我想着那是孩子天性,人和人又是不同的,何必强求……”

    申氏不同意,因道:“能有什么不同?不都要吃五谷杂粮,武将子弟要练武,文官儿女要科举,农家则自小就学耕田,女子则不管什么出身,针线厨艺都要学的,哪个人不用这般过日子?”

    土生土长,意志力超强的申氏,趁着孩子睡着,十分爽朗地教训了顾遥一顿,虽说得口干舌燥,但是好生痛快啊!

    前院,郑智问沈从君:“阅兵可有了准信?”

    “有侯爷和世子在,你的消息能比我慢?”

    “那就是没有了?”

    的确没有,不过,沈从君有自己的推断,因道:“如今京城在顺天,阅兵想来是在顺天周边。京南有运河,人来人往的,想来不在那处。背面,昌平是皇陵,定不在那的。我猜,不是开平,便是永宁。武安侯深得圣心,想来,宣府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永宁的可能更大。”

    “顺天府至永宁,跋山涉水的,怎么可能?”

    沈从君道:“迁都不仅跋山涉水,还劳民伤财,陛下不也做到了?宣府挨着蒙古,在那里阅兵的可能性,更大了。”

    闻言,郑智想起一事,因道:“还真有可能。辽东与甘肃距宣府近,便不着急拔营;像云贵、两处极远的,圣旨却是早已下了。”

    沈从君的消息来源,要么是官方,要么是底层,高层的消息,他还没那个能力。闻言迅速做出判断,问郑智:“此番阅兵,九边全参与?”

    郑智不瞒他,也没什么好瞒的,便点了头。

    沈从君迅速盘算起来,因道:“我岳家在努尔干司,父族无人,在铁岭待了便待了。你们可不同,不说郑家,单说顾家。听闻顾老爷子身子骨大不如前,你不谋划一下,尽早回京么?”

    回京?

    郑智想起顾遥先前嘱咐自己问沈从君阅兵一事的表情,恍然。遥儿,的确想归京了。可随即,郑智又想到秦先曾经的问,因问沈从君:“太子的事,已经过去了么?”

    沈从君道:“自然。陛下若还厌弃太子,怎会让秦将军接管辽东?”

    郑智在军营摸爬滚打十年了,他这样的出身,更注重的是兵法。不过一瞬,郑智就把京中各处兵力想了一番,并道:“太子,或是太孙,这会儿定想让我们回去一些人。”

    沈从君不答,只道:“无论如何,我是不走的。”

    但是郑智,却是有机会离开的。

    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郑家六口,不仅在沈家用了午饭,还吃了晚饭,待到夕阳落尽,才归家。jiangshi自然不开心,但是,上午被撵的事还历历在目,她只当不知道,装睡去了。

    郑智没见到母亲,便知道她又躲起来。回首看了眼淡定的顾遥,郑智问:“你知道母亲不愿意回京,所以,想着我们也走?”

    顾遥哪会儿承认,只道:“我想回京,这一点不否认,但母亲不愿意回京,这一点,打死我我也想不到啊。我想回京,是因为湘湘姐在那。湘湘姐她不仅擅长产科,儿科也略有涉略,我想让她给小四看看。可她和海棠不一样,作不得主,当不了家,只能去找她,不能叫她来这。我想着南下虽不易,但年后小四就满周岁了,想来路上小心点,当无大碍。但那时,我们却不能回。和沈从君聊了吧?他怎么说?”

    郑智哪会讲沈从君的好,只说自己怎样怎样,并道:“我想,年前太孙当会派人过来。”

    顾遥却道:“不会,相信我,不会的。这世上,皇后过世之后,最懂陛下的,必是太孙。他一定不会在如此紧张的时候,单单派人来与你沟通?你若能回去,虽然很弱小,但必定是太孙的助力。太孙身在宫内,定然不好主动找您。是时候,是你去找他了。”13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