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码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会办(2/2)

    于是李应泉看似淡然地开口道:“马先生,我们这座小庙留不得你这大爷,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李应泉从深思到结论其实只有短短十几秒,可这点时间对于做贼心虚的马铭启而言却长似三秋。

    听到自己被炒的一瞬,马铭启的裤子忽然湿了,因惊吓过度他竟然失禁了。

    可他无论怎样哀求,都无法获得大伙的同情,就连林贤竹也都未发一声支援他。

    马铭启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林贤竹没办法保他,毕竟李应泉才是最大的股东,因而会办一职也就忽地空了下来。

    既然洛鸿勋为工人们伸张正义,且又提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因而李应泉大力称赞了洛鸿勋的能力和品行之后,极力保荐他担当棉纺厂会办一职,而此职务则相当于昔日洋行里的大班。

    李应泉心想毕竟自己远居南洋,在上海监工的时日总不会太久,留下自己的心腹在此,他才可以放心地离开。

    此时,距离洛鸿勋离开广州已有四年之久,当初投奔李应泉只为赚够船票重返祖国,可如今他虽已回国,却仍不能回到自己梦寐以求之地-广州。

    李应泉对他的信任和重视已成了他的责任,他不能辜负。

    如果说赵清阳是他的第一个伯乐,那李应泉便是第二个,而且后者对于他的赏识甚至可以说要更高了些。

    可即便如此,洛鸿勋的初心却始终未变,他一直期盼着那样的一天,他可以乘坐轮船,回到广州,回到他的家乡,回到他最爱的人身边。

    两个月后,棉纺厂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工人的心也算是稳住了,李应泉终于可以安心地将其交给林贤竹、洛鸿勋等人管理,于是他自己则动身回了新加坡。

    说到这,顺便插上一句闲话。

    有一次商讨过后,洛鸿勋有意提到了叶展盈,毕竟自己同她也算是旧相识。

    可林贤竹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林贤竹虽不知道洛鸿勋是如何认识叶展盈的,且他也并未细问,可他只道自己来上海全为生计,因而只带了夫人苗青和子女前来,免得累赘过多,施展不开手脚。

    洛鸿勋一听便知这林贤竹根本不想多谈叶展盈,因而他也识趣地并未深言。

    林贤竹还算大度,没有对洛鸿勋揭发马铭启一事心存恨意,而后,洛鸿勋同林贤竹等人合作的过程中虽时有摩擦,可毕竟都是些小事,更何况二人还是广州老乡,相让后也都渐渐平息了。

    转眼间,两年又过去了,福隆太棉纺厂的产品已经逐渐打通了市场,生意上有了明显的起色不说,甚至可以跟洋人平分秋色。

    与此同时,洛鸿勋还物色到了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厂中的大工陆石安。

    其实这陆石安就是那日他去厂里调查时,义正言辞想要向上面揭发马铭启的那名工人。

    陆石安的头很平,像被硬物磨过的一样,五官中规中矩,让人瞧了还算舒服,但却不会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据后来的观察洛鸿勋发觉此人忠诚可信,头脑灵活,且还很有正义感,因而在众工人中算得上是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于是当李应泉再次来到上海时,已感自己完成使命的洛鸿勋将陆石安推荐给了对方后,顺便提交了辞呈,这次他是真的要回家了。

    李应泉对对方的行为震惊不已,以为洛鸿勋多半是同自己玩笑。

    因而他大惑不解地追问道:“你在上海做得这么好,已经当上了会办,为何一定要回广州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